李详1859—1931江苏兴化人 学者。曾任南京东南大学中文系教授。1928年被蔡元培聘任为大学院特约著述员。1929年还乡整理生平著述。著有《文心雕龙补注》、《世说新语笺释稿》、《游杭诗录》等。 字:审言、慎言、窳生、愧生、媿生 号:二研室主、百药生、后百药生、寓斋 晚号:叟、叟生 李详
李详传 | 尹炎武 | 国史馆馆刊1948年1卷3期,碑传集补卷 五十三第14页 | 李详传略 李详小传 李详 李详先生传略 李审言纪略 | 李稚甫 陈衍 金梁 任祖镛 缪荃孙 | 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4辑第144页 近代诗钞第16册第11人 近世人物志第356页 扬州文史资料第4辑第101页 续碑传集卷首作者纪略第8页 |
李详兴化李先生墓表 陈训正 民国人物碑传集第645页 李详 李详1859—1931字审言,中年又字愧生,晚号 叟。江苏扬州兴化县人,是扬州学派后期代表人物。1911年以前,曾被聘为江楚编译官书局帮总纂和安庆存古学堂教习。1923年任东南大学国文系教授。1928年,蔡元培为大学院长(后改为中央研究院),聘李详及陈垣、鲁迅、胡适等12人为特约著述员。1929年以后便在家乡从事著作整理。近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李审言文集》,辑存了李氏传世的23种主要文稿。李审言一生精研子部杂家之学与集部诗文之学,其著作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如《选学拾沈》、《文心雕龙补注》、《颜氏家训补注》、《汪容甫文笺》、《韩氏证选》以及《愧生丛录》、《文选萃精》等均是。他的《论桐城派》一文,在清末民初,有较大的影响,这篇文章的锋芒,“主要是针对桐城派文章之空疏不学,专讲起承转合,用邪矣也焉诸虚字,摇曳作态,谓之桐城家法”。(李稚甫《李详传略》)文章认为不能说“桐城派”才是文章的主流,同时对桐城派文章末流的弊害,作了深刻的分析,指出:徒具形式,没有内容,仅讲起承转合,用虚字摇曳作态,实质上是八股文的变种。这篇文章一经发表,文坛上便引起很大震动。李审言先生对古代散文研究的论点,散见于文集中与友人论学书札(如《致钱基博书》,以及一些书的序跋(如《江都汪氏丛书序》)。 ☚ 研究家 唐文治 ☛ 李详1858~1931Li Xiangmodern poet and litterateur,also called Shenyan. Works: Collected Works of Sir Li Shenyan,etc. 李详?—782唐德宗第五子。大历十四年(779)六月封肃王。建中三年(782)十月薨,年四岁,废朝三日,赠扬州大都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