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李益《从军北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李益《从军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这首诗写了北征广大将士对故乡的思念。

前两句描写环境气氛。“天山”,在今新疆中部,《西河旧事》载,“天山高,冬夏长雪,故曰白山。山中有好木铁,匈奴谓之天山,过之者皆下马拜。在蒲海东一百里,即汉贰师击右贤王之处也。”“海风”,从天山脚下湖泊里刮出的风。古代也称塞外湖泊叫海,如蒲昌海、蒲类海等。《行路难》,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多写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等内容。首句写地点、气候。天山本来高寒,这是一;其次,又是“雪后”,其寒又甚;第三,从湖泊里还刮来阵阵寒风,更增加了寒冷的程度。大军就是在这样艰苦的地理条件和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而且又是在夜间艰难地跋涉着。本来广大将士长期离乡,心里就笼罩着一层愁绪,客观环境的艰苦肯定会使这层愁绪扩大、加深。这还不算,次句紧承首句,一个“偏”字,如同雪上加霜,火上浇油,更其增加了凄凉气氛。广大将士对永无穷尽的行军征战生活的厌弃,对客居异乡所怀有的寂寞孤独,对眼前艰难跋涉的不堪忍受,和对家乡的魂牵梦萦,平时一直深深埋进心灵的谷底,被意识牢牢地控制着;可是以述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为其基本内容的《行路难》却像一把烈火,将其忧伤烦恼思绪一一点燃,因此,将士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思乡心情也就是合乎情、顺乎理的了。

后二句写三十万征夫同时回首怅望故乡。“碛”(qì),沙漠。“一时”,同时。“看”读作kān。末句又作“一时回首月明看”,意思相同,即一时间都回过头来向东望着离别的故乡。由于《行路难》乐曲触动了征战将士思念故乡的感情,所以在这支浩大队伍中就出现了一幕奇观:三十万征战军人同时回首东望故乡!黄生《唐诗摘钞》云:“闻笛思乡,诗中常事,硬说三十万人一时回首,便使常意变新。”“三十万”与“一时”本来是对立的,尤其是一曲微不足道的笛音要想统一三十万人的行动步调根本不大可能;但由于诗人善于将其置于一种特定的环境中,就使我们感到了一种巨大的真实。毫无疑问,诗人的这一“硬说”,使其诗作本身获得了一次意想不到的成功,也使其末两句成为了千古名句。但这“硬说”却不是无知妄说.诗人长期生活北方边地,他熟悉广大将士生活,洞知其心里的任何一个微波细澜;这次随从大军北征,他对广大将士的思乡心绪更是了如指掌。因此他相信,没有听到《行路难》笛音则已,一旦听到,任何一位官兵都会回望故乡的。正是建立在这种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诗人才可能熔铸出这一奇拔精警的诗句来。


精品唐诗之李益《从军北征》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 可可诗词网

李益《从军北征》

李益《从军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一上来点地、写景,从而暗示征途的艰辛。天山地本高寒,何况又在雪后,加以湖泊上吹来的冷风,真是岑参在《走马川行》中所写的“风头如刀面如割”了。在这种地区和季节里行军,而且还是夜间行军,该是多么困难啊!而正是在此时此地,横笛又偏偏吹起《行路难》这支曲子来了,岂不更使人触耳惊心,触景生情吗?这个“偏”字下得好,它显示出对于正在极其艰苦条件下行军的征人来说,横笛之撩动了他们的心弦,正如火上加油,因而下文迸发出来的思乡之情就合情合理了。由于横笛以音乐的语言表达了征人们所共同具有的行路难的想法,也撩动了他们的乡思,所以这么多的人,便一时都在月光之下,回头东望了。月光照着眼前寒冷的沙漠,也同样照着心中温暖的故乡,怎么能不回头一看呢?

这首诗与《夜上受降城闻笛》两诗都是写征人因听乐而思乡,也同样兼写情景,因景及情,写出了在特定环境中将士们的普遍情绪,但在表现手法上,却各有妙处。前一首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后一首则是首句写景,余三句写情;前一首用一联工整的对句写地点、景物、气候,着意刻画,加倍渲染,而不嫌其多;后一首虽然也同样写了地点、景物、气候,却用一句包罗。“天山”、“海”,相当于“回乐烽”、“受降城”,“雪后”、“风寒”相当于“沙似雪”、“月如霜”,而不觉其少。“横笛”句,即是“不知”句,“碛里”两句,则又等于“一夜”句。“一夜”句言简意赅,已将要表达的东西说全了;可是“碛里”两句,却以“三十万”加强征人的共同感觉,“回首月中看”突出当时的景色和由之而产生的心情,也并不使人感到多余或松泛。诗人在这些地方所表现的高度技巧,是值得重视的。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3: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