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李璜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李璜1895—?祖籍陕西三原,生于四川成都。 李璜
李璜
李璜1895——字幼椿,四川成都人,1895年(清光緒二十一年) 生。13歲入成都洋務局英法文官學堂。1914年入上海震旦學院學習法語。1919年留學法国,畢業於巴黎大學,獲文科碩士學位。在法期間,曾與曾琦合作,組織巴黎通訊社任上海各大報之特約記者。1923年12月,在巴黎與曾琦等建立中國青年黨。1924年1月回國。參加李大釗、王光祈等組織之少年中國學會。不久,學會内部分化,與曾琦等成為右翼代表,鼓吹國家主義; 同年10月,與曾琦等在上海創辦《醒狮》週報,作為青年黨機關報。1934年回四川组織安撫委員會。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後,被聘爲國防最高委員會參議會參議。1938年在漢口創辦並主持《新中國報》。歷任武昌大學、北京大學、成都大學歷史學教授。從1938年6月至1945年4月,任第一、二、三、四届國民參政會參政員,並擔任參政會主席團主席。抗戰勝利後,被派爲赴美國出席聯合國大會中國代表團代表。1946年11月,當選爲制憲国民大會代表。1947年被任爲國民政府經濟部部長,未就任。1948年任總统府資政。1950年去香港,從事寫作和教學工作。後去臺灣,任“總統府”资政。著有《法國文學史》、《學鈍室回憶録》、《國家主義的教育》、《歐洲遠古文化史》、《法國漢學論集》等。 李璜(1707—1777)清吴江(今江苏苏州)黎里人,祖籍秀水(今浙江嘉兴)。字方玉,号韫斋。监生。乾隆四年(1739 年)授候补州同知,从事淮扬河工,捐俸治河,应变多才干。历官广东南雄府同知、钦州知州,韶州、琼州知府等,三十四年任南韶连道。所至兴修公署、养济院等,四十年访知丹霞山别传寺藏有明主事金堡《遍行堂正续集》,督抚奏上成大狱。曾捐建宗祠、义庄,撰宗祠碑记、义庄弁言及条例。 李璜1893~1991字幼椿,成都人。清宣统三年 (1911年)人英法语言学堂学法文。后入上海复旦大学,毕业后赴北京入少年中国学会。1919年赴法留学,入巴黎大学研究社会学。1923年12月与曾琦组成中国青年党,任内务干事。1925年春返国,在北京大学任教,成立青年党北京市党部,任主席,出版 《国魂周刊》。1926年夏任成都大学教授,在各学校发展组织,任青年党中常委。抗战时期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并任川康建设考察团团长赴西康各地考察,对彝族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抗战胜利后代表青年党任国大代表。1949年8月去香港,后转美国、台湾。 李璜?—309成汉宗室、大臣。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东南)巴人。成汉君主※李雄从弟。建兴元年(304),雄称成都王后,被封为司空。晏平四年(309),太尉李离被部将罗羕等所杀,梓潼归罗尚。璜奉命与太傅李骧、司徒李云攻罗𣴎等,不克,战死。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