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李煜《采桑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李煜《采桑子》

《采桑子》

辘轳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昼雨新愁!百尺虾须在玉钩。琼窗春断双蛾皱,回首边头。欲寄鳞游,九曲寒波不溯流。

【注释】 ①辘轳(lu lu 鹿卢)句:辘轳,利用轮轴缠绕汲水绳,从而将井下水汲上地面的一种提水工具。金井,井栏上有金色雕饰的水井。

②虾须:指垂帘。因其形象似虾须,故称。苏易简诗:“虾须半卷天香散。”玉钩:用玉石做的帘钩。③琼窗句:琼窗,玉窗,指华美的窗户。琼,美玉。双蛾皱,双眉紧皱。蛾,蛾眉。④鳞游:指书信。鳞,借代为鱼。古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主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人因称书信为双鲤或鱼书。这里的“鳞游”代表鲤鱼传书的意思。朔(su诉),逆水而上叫溯。

【译文】 傍晚在金井辘轳旁边,梧桐几株在萧瑟惊唤。白天落雨再添新愁,长长的垂帘卷上玉钩。

玉窗里春情绝断双眉紧皱,举首遥望天尽头。想把情书让游鱼传送,怎奈水曲波寒溯流难诉投。

【集评】 明·沈际飞:“何关鱼雁山水,而词人一往寄情,煞甚相关,秦李诸人,多用此诀。”(《南唐二主词汇笺》引)

明·李于鳞:“上‘秋愁不绝浑如雨’,下“情思欲诉寄与鳞’。”又:“观其愁情欲寄处,自是一字一泪。”(《南唐二主词汇笺》引)

近代·俞陛云:“上阕宫树惊秋,卷帘凝望,寓怀远之思。故下阕云回首边头,音书不到,当是忆弟郑王北去而作。与《阮郎归》调同意。此词墨迹在王季宫判官家。《墨庄漫录》云后主书法,遒劲可爱。可称书词双美。”(《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总案】 上片主要写环境,在这些景与物中,词人通过“惊”字、“愁”字涂上了感情的色彩,烘托出了“秋愁”的气氛,为下片的抒情打下了基础。下片写女主人公独居空室,思情难排。情人又在远方。夜晚自是难熬,白天卷帘看看窗外景色,正在下雨,绵绵无边,又添新愁。写信寄情人,可鸿雁不见,双鲤又“九曲寒波不溯流”,真是万般无奈。这是李煜亡国之后自己心境的写照。


唐宋词之李煜《采桑子》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 可可诗词网

李煜《采桑子》

《采桑子》

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 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

【注释】 ①红英:红花。舞态,即舞姿,落花飞旋,如舞姿翩翩。庭,《尊前集》、《花草粹编》等作“亭”。②霏微:弥漫的样子。“不放双眉”句,将春天阴雨的天气拟人化,描绘成就象紧蹙双眉的愁苦的脸。③芳音:吴讷《百家词》旧抄本作“芳春”,亦作“芳英”。香印,即印香打上印的香。王建《香印》:“闲坐印香烧,满户松柏气。” ④可奈:意思同无奈,即无可奈何。

【译文】 庭前春色随着红花落尽,落花象美女起舞徘徊。细雨

迷迷蒙蒙,不让紧锁的双眉片刻展开。绿窗里冷寞无佳音,印香焚尽空断魂。无可奈何情已尽,只盼朦胧睡去美梦来。

【集评】 明·卓人月、徐士俊:“后主,易安直是词中之妖。恨二李不相遇。”(《古今词统》卷四)

清·陈廷焯:“幽怨。”(《别调集》卷一)

【总案】 词人在这里把落红比作美女在翩翩起舞,美不胜收。然而此时此境,并不是去欣赏那美女的舞姿,而是作为愁容紧锁心情的一种衬托,从而使愁苦愈觉其甚。在词人看来,无情物如同有情人,故意来撩拨他内心的苦痛。上片粗看似写景,但浓郁的诗人之情,亦弥漫在落英、舞态、细雨和双眉之中。下片由庭前写到室内,由环境和感情氛围写到本词的主旨。词人好似蓦地扑捉到了一个强烈的诱惑——梦,这曾被人们千百次追寻过的圣境。人在最痛苦而又走投无路的时候,好象她会带着温馨、理想和满足向你走来,使受到损伤的心灵得到安慰。南唐后主李煜正是这样走入梦乡,去会见情人的。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4: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