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李清照《怨王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李清照《怨王孙》《怨王孙》·李清照
李清照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蘋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这首词是词人早期郊游抒怀之作。整篇作品的内容,全面咏赞晚秋湖上的美丽风光。暮秋时节,湖面上虽然已是风凉水冷,却无零落萧条之感,反而别具一番情趣:疏红余香,岸草沾露,莲房结实,鸥鹭眠沙,一幅“无穷好”的湖光山色图就这样被突现了出来。 词的开头,“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几句,首先对季节和景物做了交代。“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用语直接浅近,与口语无异,却饶有韵味。它成功地抒发了主人公游玩时开朗、乐观的内心世界,把读者也带入了那种怡然自乐的忘我境地。 过片的“莲子已成荷叶老”一句,说明地点是在湖上,时间是在暮秋,既与上片“红稀香少”一句暗接,又向下自然地引出了“清露洗,蘋花汀草”一句。一个“洗”字,形象地说明了秋露的浓重、气候的清爽,又生动地再现了“蘋花”、“汀草”那种含翠凝碧的生命力。“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不说人不愿离去,而说安歇在沙滩上的水鸟不愿让游人抛下它们,独自而去,竟连头也不回,招呼也不打,似乎鸥鹭也和人有着缱绻之情。从而,使整首词的意蕴显得含蓄深长,余韵无穷。 李清照《怨王孙》《怨王孙》 湖上风来波浩渺,①秋已暮、红稀香少。②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蘋花汀草。③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注释】 ①浩渺;辽阔无边。②红稀香少:指荷花已经凋谢。红,从视觉上看花;香,从嗅觉上来说花。③蘋花汀(ting厅)草:蘋,水草名,俗称田字草。蘋花,这里泛指湖边浅水处生长的一些花草;汀,是水边的平地。汀草,这里泛指湖岸上生长的一些花草。 【译文】 广阔的湖面上,西风阵阵、烟波浩渺,暮秋时节已来到,红色的荷花凋残了、浓郁的香味淡薄了。水光山色却格外引人注目,象是有意与人亲近。大自然多么可爱,令人赏叹不尽,深秋季节的风光真是无限好。 莲子已经成熟,使人忘却了荷叶的残败衰老。经过露水清洗的苹花汀草,青翠欲滴。栖息在水边沙滩的鸥鹭,丝毫不理会与它们告别的人,似乎也在埋怨游人归去得太早。 【总案】 这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表现出词人热爱自然的纯真情感和独特感受。词中的山水景物,写得活灵活现,充满诗情画意,有如深秋赏荷图。在景色宜人的无穷喜悦中,流露出少女感惜韶光易逝、青春难再的淡淡忧愁。笔势清新流畅,富有情韵。 李清照《怨王孙》《怨王孙》 湖上风来波浩渺1,秋已暮、红稀香少2。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蘋花汀草3。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李清照《怨王孙》李清照《怨王孙》
湖上风来波浩渺1,秋已暮、红稀香少2。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萍花汀草3。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今译 微风轻拂着湖水 更觉得波光浩渺, 正是深秋的时候, 红花叶凋 芳香淡薄。 水光山色与人亲近, 唉!我也说不清 这无比的美好。 莲子成熟了, 荷叶也已残老, 清清的露水 洗净萍花汀草。 高卧在沙中的鸥鸟 也不回头瞧一瞧, 似乎也在怨叹 我这游人归去得太早。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