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李治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李治
李治 李治1192—1279字仁卿,号敬斋,真定栾城(今河北栾城)人。金末进士,辟知钧州事。开兴元年(1232)钧州陷于蒙古,微服北渡,流落忻、崞间。世祖忽必烈在潜邸,尝召问治天下之道,对以立法度、正纲纪,颇嘉纳之。世祖即位,复聘之,治以老病恳请还山。至元二年(1265)再召以学士,就职期月,复辞去。晚年家元氏(今属河北),买田封龙山下,聚徒讲学。至元十六年卒,年八十八,谥文正。《元史》卷一六○有传,作李冶,误。元好问为治父遹撰《寄庵先生墓碑》,称“子男三人,长澈,次治、次滋”。元好问与李治同时唱和,当不致误书其名。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亦作治。又,金少巾大夫程震碑,李治题额。皆可证《元史》本传之误。治学优才赡,潜德不耀,著有《测圆海镜》十二卷,《敬斋古今黈》八卷。周泳先《唐宋金元词钩沉》辑有《敬斋乐府》一卷,凡五首。况周颐称《摸鱼儿》和遗山赋雁丘过拍,“托旨甚大,遗山原唱殆未曾有”(《蕙风词话》卷三)。 ☚ 耶律楚材 李庭 ☛ 李治约628—683即唐高宗,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始封晋王。贞观十七年(643)立为皇太子,六年后继帝位,在位三十四年。《全唐诗》存诗八首。 李治628—683即唐高宗,649至683年在位。唐太宗第九子,始封晋王。贞观十七年(634)废太子承乾,他被立为太子。即位初年,遵守贞观遗规,推行均田制,留意垦殖荒田,继续发展科举制度,修订“律令格式”,使国内人口增加,社会秩序稳定。在对外关系中,东攻灭百济、高丽,西破突厥,势力进入中亚。中期后,政权逐步落入皇后武则天之手。 李治 李治628—683唐高宗。字为善,太宗第九子。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工真、草、隶、飞白。唐张彦远《法书要录》云: “龙朔二年四月,上自为书与辽东诸将,谓许敬宗曰:‘许圉师尝自爱书,可于朝堂开示。’ 圉师见,甚惊喜,私谓朝官曰::‘圉师见古迹多矣,魏晋以后惟称二王,然逸少多力而丑,子敬妍而少力。今观圣迹,兼绝二王,凤翥鸾回,实古今书圣也。’ ”存世书迹有*《万年宫铭》、*《李勣碑》、《僻洛城帖》、《过午帖》等。《淳化阁帖》存其书八帖。两《唐书》有纪。 ☚ 来济 唐高宗 ☛ 李治 李治628—683唐高宗。字为善,太宗第九子。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工真、草、隶、飞白。唐张彦远《法书要录》云: “龙朔二年四月,上自为书与辽东诸将,谓许敬宗曰:‘许圉师尝自爱书,可于朝堂开示。’ 圉师见,甚惊喜,私谓朝官曰::‘圉师见古迹多矣,魏晋以后惟称二王,然逸少多力而丑,子敬妍而少力。今观圣迹,兼绝二王,凤翥鸾回,实古今书圣也。’ ”存世书迹有*《万年宫铭》、*《李勣碑》、《僻洛城帖》、《过午帖》等。《淳化阁帖》存其书八帖。两《唐书》有纪。 ☚ 来济 唐高宗 ☛ 李治1899~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江西永新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军医、医务主任,红军总医院护士学校校长兼教员,红军第1医院院长。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卫生部卫生学校校长兼教育长,卫生部保健科科长,陕甘宁边区政府卫生处处长,卫生署署长。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卫生部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卫生部部长,高等军事学院院务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李治 李治字赤山。明邑庠生。善诗,尤工书法,笔势遒劲,力透纸背,临古又自成一格,世称“赤山体”。 ☚ 蔡子仁 谭之化 ☛ 李治628—683即唐高宗。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始封晋王。贞观十七年(643),太子承乾废,立为太子。即位初年,遵守贞观遗规,推行均田制,留意垦殖荒田,继续发展科举制度,修订“律令格式”,人口迅速增加,社会经济稳定。在对外关系中,东攻灭百济、高丽,西破突厥,势力进入中亚。中期后,政权逐渐落入皇后武则天之手,阶级矛盾有所发展。死后庙号高宗。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