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李汉俊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李汉俊1890—1927湖北潜江人 李汉俊1890—1927湖北潜江人。1920年毕业于日本帝国大学,回国后在中学任教,常在《星期评论》、《觉悟》等刊物发表文章及译著,并发起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在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后脱党到武汉,历任武昌高师教授、汉口市政督办公署总工程师,北洋军阀外交部秘书,武汉大学教授等。北伐军占领武汉后,任国民党湖北省政务委员会委员兼教育科长、湖北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委员等职。1927年被桂系军阀胡宗铎、陶钧逮捕,杀害于汉口。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给其家属颁发了烈属证书。 李汉俊
李汉俊
李汉俊中国革命家。1890年4月生。1902年赴日留学。1918年年底回国。1919年参加《星期评论》、《劳动界》、《新青年》编辑工作。1920年参与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建工作,并去武汉帮助创建武汉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出席中共一大。1922年回武汉,任湖北全省工团联合会教育主任委员。1924年脱离中国共产党。1926年春到上海大学任教,后回武汉,加入中国国民党。1927年任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执行委员、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同年12月17日被桂系军阀逮捕,在武汉遇害。 李汉俊1890—1927原名书思,湖北潜江人。1920年8月和陈独秀共同发起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出席中共一大。1922年脱党。后任北京中俄大学、武汉大学教授,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委员、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1927年11月在武汉被桂系军阀胡宗铎部队杀害。 李汉俊 李汉俊1890—1927原名书诗,笔名人杰、汉俊、汉、海镜、厂品等。湖北潜江人。马克思主义启蒙宣传家,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主要编辑和撰稿人。1902年去日本读书,1918年于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回到上海。随后参加马克思主义书刊的翻译和撰写工作,参与《星期评论》编辑工作,使该刊转向宣传马克思主义。译有《马格斯资本论入门》。1920年和陈独秀等先后发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在工人中积极开展活动。同年8月15日创办《劳动界》周刊,任主编。年底,陈独秀赴广东,他负责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工作。并担任《新青年》的编委。1921年积极参加筹建中国共产党,7月,作为上海的代表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离开上海到武汉,在武昌中华大学、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任教,并从事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革命活动。同年7月,没有应邀参加党的“二大”,由此自动脱党。10月,任湖北省工团联合会执行委员、教育主任委员。1923年积极参与京汉铁路工人的罢工斗争。6月,在没有参加中共“三大”的情况下,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1924年,鉴于他自动脱党,被正式开除出党。1925年底,主持武昌大学校务。1926年春到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任教,主讲唯物史观。并为《武汉星期评论》、上海《民国日报》撰稿。夏天,作为湖北各界欢迎北伐军代表团副团长抵达湖南长沙。此时,国共合作,他参加了国民党,被委任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秘书。9月,任湖北政务委员会委员,后兼任教育厅长,站在左派立场反对国民党右派发动的反革命活动。“四·一二”政变后,对蒋介石的背叛行为进行了愤怒声讨。“七·一五”政变后,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改组,担任改组委员、青年部长,对国民党右派的反共活动进行了抵制和斗争,掩护了大批中共党员。1927年12月17日,被南京国民政府组织的西征军胡宗铎部杀害。1952年,中共中央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在发给李汉俊家属的“革命牺牲工作人员家属光荣纪念证”上亲笔签名,并对李汉俊的一生作了如下的评说:“李汉俊同志在革命斗争中光荣牺牲,丰功伟绩永垂不朽。” ☚ 李达 李竹如 ☛ 李汉俊1890—1927原名书诗,又名人杰。湖北潜江人。1902年赴日留学, “五四”前夕回到上海,参加编辑《星期评论》,宣传社会主义。1920年5月至8月参加发起建立中国共产党组织,曾编辑、主编《新青年》,参加创刊《劳动界》。12月担任了上海共产党组织的代理书记,参加了中共“一大”的筹备工作,1921年7月作为上海代表出席了中共“一大”。1923年“二·七”惨案后到北京与中共脱离关系,曾在北京政府外交部、教育部任职,不久回武汉任武昌师范大学教授。1924年国民党改组后被选为国民党湖北党部常委。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克武昌后先后担任省政府委员兼省教育厅厅长、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招考委员。1927年11月被桂系军阀杀害。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