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李敖事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李敖事件 李敖事件台湾当局迫害宣传活动的事件。李敖主编台湾《文星》杂志,抨击传统,主张“全盘西化”,长期和胡秋原、任卓宣展开论战。1971年他公开批评台湾当局的措施,被捕入狱,成为台湾岛内轰动一时的事件。 ☚ 李峰 李普 ☛ 李敖事件李敖,1935年生于哈尔滨。其父192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文系,1936年举家迁北京。1949年大陆解放前夕,随家从上海去台湾。曾就读于台湾大学法律系、历史系,毕业后考入台大历史研究所。自称是一个具有“宗教狂热的人”,“愤世嫉俗”,“对传统的理论教育感到不耐”。后结识胡适,并深受其影响。他充分肯定胡适的渐进的社会改良主义思想,批评胡适的保守主义,强调胡适的“全盘西化”思想,并表示要“超越”胡适前进。1961年以后,李敖在《文星》杂志上发表大量文章,猛烈抨击传统文化,批评中国文化的保守性、狭隘性导致了中国人的落后群体性意识,主张“全盘西化”。为此,在如何对待传统与西化问题上,与社会知名人士胡秋原、任卓宜(叶青)、郑学稼、陈启天,以及钱穆、徐复观、徐道邻等展开了一场为时十年的大论战。论战中,李敖的论点具有两重性:其一是反对台湾国民党当局的专制独裁,要求民主;其二是具有民族虚无主义,脱离了台湾社会实际,完全否定传统文化,也过于简单化,在现实生活中行不通。李敖的言论激怒了台湾当局。1967年台湾高等法院首席检查官指令侦办李敖,并以“妨害公务”的罪名提起公诉。1971年3月,被捕入狱,次年二月,以“叛乱”罪,被判刑10年。由于其作品抨击、讽刺台湾当局,在台湾及海外青年中颇有影响力。1976年12月出狱,开始自组公司,从事商业,偶尔还为报纸撰写专栏文章,后自办“李敖千秋评论丛书”。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