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彝超?—935五代后唐时期党项羌族拓跋部首领。长兴四年(933)嗣父李仁福位,任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是年,拒绝接受后唐饬与彰武(治今延安东北)节度使安重对调的命令,并动员境内全部力量抗击后唐大军对夏州的百余日围攻,获得成功。自此,夏州拓跋部势力迅速扩大,在党项羌各部中威望空前提高。 李彝超 李彝超?—935五代党项拓跋部首领。党项族。五代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仁福次子。后唐长兴四年(933)三月,其父逝,历夏州左都押牙、防遏使。自称权知夏州事。后唐主想趁机夺取夏州,命令彝超与延州安从进对调,李彝超拒不从命,联合各部,出兵抗击。同年四月,遣兄阿罗王发兵守青岭门。五月,遣党项军围攻芦关,唐军退保金明。七月,又拒唐军于夏州城。十月,后唐主任彝超为夏州节度使、检校司徒,再次与唐和好修贡。清泰二年(935)逝世。 ☚ 李仁福 李彝兴 ☛ 李彝超?—935夏州党项羌首领。本姓拓跋氏。五代后梁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仁福子。后唐长兴四年(933)父卒,以左都押牙四州防遏使被三军推为留后,矫父遗命向后唐乞封。明宗降诏以兵促其移镇延州,拒不奉命。四月,遣兄阿啰王发兵守青岭门。五月,遣党项军抄掠后唐军,攻芦关不克。七月,又拒后唐军于夏州城。十月,上表请罪,复与后唐和好修贡,授定难军节度使、检校司空加检校司徒。清泰二年(935)病,奏以弟行军司司李彝殷权知留后。 李彝超夏州节度使李仁福之次子,拓拔部人。历本州左都押牙、防遏使,仁福卒,三军立为帅,后唐明宗乃以彝超为延州留后,促其离夏州,并以兵威。后授彝超检校司徒,充定难军节度使。清泰二年(935) 卒于镇,弟彝殷袭其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