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李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共1首 (词)宋· 城阴犹有松间雪。松间暗淡城头月。 月下几枝梅。为谁今夜开。 尊前簪素发。自拥繁枝折。 疑是在瑶台。宝灯携手来。 共1首 (词)宋· 唱歌须是,玉人檀口,皓齿冰肤。 意传心事,语娇声颤,字如贯珠。 老翁虽是解歌,无奈雪鬓霜须。 大家且道,是伊模样,怎如念奴。 共1首 (词)宋· 落梅呜咽。 暗淡城头月。 吹满江天惊梦蝶。 唤起画楼伤别。 帘风轻触银钩。 梧桐玉露新秋。 底事琐窗深夜,素娥常伴人愁。 李廌 李廌1059—1109字方叔,号济南,华州(今陕西华县)人。元丰中,谒苏轼于黄州,以文章知名,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乡举试礼部报罢,苏轼与范祖禹同荐于朝,未果,遂绝意仕进。谓颍为人物渊薮,始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喜论古今治乱。元祐求言,上《忠谏书》、《忠厚论》,并献《兵鉴》二万言论西事。大观三年卒,年五十一。《宋史》、《东都事略》有传。著有《师友谈记》、《德隅斋画品》,另有文集《济南集》,自《永乐大典》辑出。《全宋词》录其词四首。其《虞美人》(好风如扇雨如帘)比喻新颖,况周颐《蕙风词话》以为“似乎未经人道”。《品令》一首,王灼认为从中可见“今人独重女音,不复问能否。而士大夫所作歌词,亦尚婉媚,古意尽矣”(《碧鸡漫志》卷一)。 ☚ 邵伯温 孔夷 ☛ 李廌 李廌1059—1109字方叔,自号太华逸民,华州(今陕西华县、华阴一带)人。居颍昌之阳翟(今河南禹县)。六岁孤,能自奋立。宋神宗元丰(1078—1085)中,见苏轼于黄州。哲宗元祐三年(1088),轼知贡举,廌应试,不第。廌定居颍昌之长社。有《济南集》传世。廌才气横溢,苏轼尝赞其“笔势澜翻”,“有漂砂走石之势”(《苏轼文集》卷五五《与李昭玘》);又赞其“辞意整暇”,“笔势翩翩”(卷四九与廌书):盖因其不同文体言之。李之仪谓其文“如大川湍注,昼夜不息,不至于海不止”(《永乐大典》卷二二五三七《济南月岩集序》)。周紫芝亦谓其“豪迈英杰之气,过人十倍”,故发为文词,才若是其痛快(同上)。其神宗熙宁(1068—1077)末所作七古长篇《题郭功甫诗卷》,一千数百言,历论当时诗坛诸巨匠,欲郭祥正(功甫)主盟,抒发“文章敌天下”之壮志。盖祥正学李白,廌之才情亦似白,故尔相投。其《太华》首二句状华山之气势,实得李白之神韵,然全篇则不称。其七绝《汉陂》,格调清新。其《田家女》写田家未出嫁劳动女子,可与苏轼《於潜女》比美。《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 周邦彦 毛滂 ☛ 李廌 李廌1059—1109字方叔,先世郓州,后徙华州(今陕西华县)。谒苏轼于黄州,轼谓其文笔墨澜翻,有飞沙走石之势;屡试不第,乃绝意进取,定居长社。能词,今存四首,有清新疏远之致。 ☚ 净端 阮阅 ☛ 李廌 李廌1059—1109北宋文学家。 字方叔。华州(今陕西华县)人。少以文为苏轼所知,为苏门六君子之一。累试不第,中年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东)。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能诗词,尤善属文。有《济南集》,已佚,清人自《永乐大典》辑出。另有《德隅斋画品》1卷,《师友谈记》1卷。《宋史》有传。 ☚ 游师雄 艾合买德·雅萨维 ☛ 李廌 李廌1059—1109北宋文学家。 字方叔。华州(今陕西华县)人。少以文为苏轼所知,为苏门六君子之一。累试不第,中年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东)。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能诗词,尤善属文。有《济南集》,已佚,清人自《永乐大典》辑出。另有《德隅斋画品》1卷,《师友谈记》1卷。《宋史》有传。 ☚ 游师雄 艾合买德·雅萨维 ☛ 济南集/济南先生文粹 ☚ 豫章先生文粹 济南集 ☛ 李廌 李廌1059——1109字方叔,宋华州(今陕西华县)人,一说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少孤贫,勤奋力学。元丰中受教于苏轼,颇见推重。与范祖禹谋荐于朝,未果。遂绝意仕进,定居颖昌(今河南许昌)。著有《济南集》、《德隅斋画品》等。元佑中尝上《忠谏书》、《忠厚论》、《兵鉴》于朝,其文论古今治乱,条畅曲折,辩而中理。 ☚ 张耒 李清照 ☛ 李廌1059—1109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华州 (今陕西华县) 人。少以文章谒苏轼,甚得赞赏,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绝意进取,寓居长社 (今河南长葛)。为文喜论古今治乱,语言流畅。有《济南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