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李存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共1首 (词)唐·李存勖 薄罗衫子金泥缝,困纤腰怯铢衣重。 笑迎移步小兰丛,亸金翘玉凤。 娇多情脉脉,羞把同心撚弄。 楚天云雨却相和,又入阳台梦。 共1首 (词)唐·李存勖 曾宴桃源深洞。 一曲舞鸾歌凤。 长记欲别时,和泪出门相送。 如梦。 如梦。 残月落花烟重。 共1首 (词)唐·李存勖 赏芳春,暖风飘箔。 莺啼绿树,轻烟笼晚阁。 杏桃红,开繁萼。 灵和殿,禁柳千行斜,金丝络。 夏云多,奇峰如削,纨扇动微凉,轻绡薄。 梅雨霁,火云烁。 临水槛,永日逃繁暑,泛觥酌。 露华浓,冷高梧。 彫万叶,一霎晚风。 蝉声新雨歇,惜惜此光阴,如流水,东篱菊残时,叹萧索。 繁阴积,岁时暮。 景难留,不觉朱颜失却。 好容光,且且须呼宾友。 西园长宵,宴云谣。 歌皓齿,且行乐。 共1首 (词)唐·李存勖 一叶落,搴朱箔,此时景物正萧索。 画楼月影寒,西风吹罗幕。 吹罗幕,往事思量著。 李存勖后唐王朝的开国皇帝。生于886年。908年其父李克用死,存勖继承父业。908年灭燕,922年驱逐南下的契丹军。923年称帝,国号唐。不久灭后梁,迁都洛阳。925年发兵灭前蜀,势力达到长江上游。当时发生水灾,户口流亡者十之四五,人心涣散,并发生叛乱。926年存勖派人平乱,反被伶人所杀。 李存勖885~926五代后唐王朝建立者,即庄宗。当时的重要军事人物。小名亚子,沙陀部人,李克用长子。他专事杀掠,贪财如命。后梁龙德三年(923年)称帝,建都洛阳,国号唐,史称后唐。同年灭后梁。同光三年(926年),伶人郭从谦谋反,他中流矢而卒。 李存勖 李存勖公元885—926年沙陀族首领,五代后唐王朝的创建人,史称后唐庄宗,为晋王李克用之子。李克用死,他嗣位为晋王,占据今山西和部分河北地面,与后梁太祖朱温连年交战。后梁龙德三年(公元923年),他自立为皇帝,国号为唐,建都于洛阳,历史上称之为后唐。同年攻灭后梁。为人奢侈,喜爱歌舞,宠爱伶人。同光三年(公元926年),因发生兵变而为伶人所杀。 ☚ 后唐 李嗣源 ☛ 李存勖885—926五代后唐皇帝。923—926年在位。西突厥别部沙陀人。唐末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长子。生于晋阳宫,小名亚子或亚次。晓音律,习《春秋》,通大义,善骑射。乾宁二年(895),随父讨邠州王行瑜,为昭宗所赏识,遥领检校司空、隰州刺史,寻改汾、晋二州刺史。天祐五年(908),父卒,袭河东节度使及晋王位,据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平内乱,败后梁军于潞州城下。后休兵行赏,厉行整饬,禁盗贼,恤孤寡,征隐逸,止贪暴,峻堤防,宽狱讼,晋地渐安。遂攻占幽州、镇州,降魏州,尽有河北土地及甲兵。率兵与后梁军连年鏖战于黄河中下游一带。天祐二十年(923)四月,称帝于魏州(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邺宫),改元同光。因曾受唐赐姓李,入皇籍,以唐室后裔自居,号称大唐,史称后唐。领有13节度使、50州。是年十月,灭后梁,建都洛阳。次年,尊为“昭文睿武光孝皇帝”。同光三年(925),遣军灭前蜀,取得汉中及两川10节度、64州、249县。然心满志骄,大修宫殿,搜刮民财,猜忌功臣,宠信伶人。任用孔谦为租庸使,峻法剥下,厚敛奉上。赋役繁重,军士匮乏,四方饥馑,怨声载道,兵变蜂起。四年初,遣养子李嗣源率兵镇压以赵在礼为首之兵变,源反与魏州变兵联合南下,回师攻洛。四月,勖为属下所杀,或谓中流矢死。谥光圣神闵孝皇帝,庙号庄宗。 李存勖885—926即后唐庄宗。五代唐王朝建立者。公元923—926年在位。沙陀部人。李克用子。小名亚子。初嗣位为晋王,据有太原,与后梁连年相争。他专事杀掠,贪财如命。后梁龙德三年(公元923年)称帝,建都洛阳,国号唐,史称后唐。同年灭后梁。同光三年(公元926年),伶人郭从谦谋反,他中流矢而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