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以前关于价值决定问题的最为成熟的一种理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李嘉图在批判地继承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理论的基础上,坚持商品价值决定于生产中所耗费的劳动的原理,并认为它是一个绝对的、普遍的规律。李嘉图对于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的批判及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关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分,李嘉图同意斯密的看法,也认识到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不是使用价值,而是交换价值,而且还进一步认识到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2) 李嘉图区分了两类商品。第一,数量有限、并且不能由人们的劳动随意增加的少数商品,其价值由稀少性决定,如罕见的雕像和图画、稀有的书籍和古钱币等等; 第二,绝大部分商品的数量可以因投入劳动量的增多而增多,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就是此类商品,其价值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即投入的劳动量。(3) 李嘉图批判了斯密混淆耗费劳动和购得劳动的错误,坚持商品价值唯一地由耗费劳动来决定; 价值的大小与耗费劳动的量成正比,与劳动的生产率成反比。(4) 李嘉图同意斯密所说的商品价值分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种收入,但不同意倒过来说三种收入决定价值。认为已生产出来的价值,无论如何分割,都不能变更它本身的大小,不能改变价值决定于劳动耗费这一原理。(5) 李嘉图十分重视价值量的计算问题。他提出了必要劳动的概念,认识到决定价值的劳动不是实际的个别劳动而是社会的必要劳动,但却认为无论是农产品还是工业品,其社会必要劳动量都由最差生产条件下的劳动耗费量决定; 他还区分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将二者间的区别归结为量的差别,认为后者等于前者的倍加。(6) 李嘉图还区分了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认为前者创造新价值,而后者作为积累的劳动只能随生产资料的消耗而转移到产物中去,转移的价值量与生产资料的磨损程度成正比。资本并不能创造新价值。李嘉图劳动价值理论的最大特点是,他前后一贯地坚持耗费劳动决定商品价值的原理,对这一原理作了在资产阶级视野的限度内所能达到的最透彻的表述和发挥。但他只是在交换价值的形式下探讨价值问题,没有能从交换价值中抽象出价值,没有解决价值论的一系列根本问题。他没有区分开劳动和劳动力,并忽略了价值规律的作用在不同社会形态中的不同表现形式,从而他的劳动价值理论遇到了不能克服的两大矛盾:第一,资本和劳动的交换如何同价值规律相符合; 第二,价值规律和等量资本得到等量利润的规律的矛盾。李嘉图及其后继者都无法解决这两个矛盾,从而最终导致了李嘉图体系的解体。 ☚ 劳动价值论 级差地租学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