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图地租论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的地租理论。该理论正确地用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的原理来研究地租,指出地租是商品价值超过工资加平均利润的余额。李嘉图最先系统地考察了级差地租的两种形态,认为土地的有限性及土地在肥沃程度和位置上的差别性,是地租形成的条件。由于在不同肥沃程度的土地上有着不同的劳动生产率,随着人口增长和对农产品需求的增加,人们越来越多地耕种劣等的和位置较差的土地,由此引起农产品价格上涨,原先耕种的优等土地和位置较好的土地就会获得超额利润,因而就转化为地租,这就是级差地租的第一种形态。由于“土地收益递减”的作用,追加等量资本和劳动于同一块土地所带来的收益是递减的,因而使原来投入的资本获得超额利润,这些超额利润在竞争中转化为地租,即级差地租的第二形态。虽然李嘉图在研究级差地租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他的地租理论中没有涉及绝对地租,而且他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地租的历史特点,因而也未能指出地租形成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