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李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李冲450—498北魏大臣。字思顺,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少孤,善交游,有气量。孝文帝初年(471年)任秘书中散,掌宫廷文事,迁内秘书令、南部给事中。太和十年(486年)建议废止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以五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里,五里为一党,各设一长。三长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又建议颁行新的租调制度,防止豪强多占民户与贪污中饱,以增加政府收入。继迁中书令,赐爵陇西公,极受恩宠,孝文帝不直呼其名而称中书。后迁侍中、吏部尚书。孝文帝南伐萧齐,以冲兼左仆射,留守洛阳,继迁尚书仆射。曾领将作大匠主持新都洛阳的修建工程,后病卒。 李冲 李冲450—498北魏大臣。字思顺。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县南)人,敦煌公李宝少子。以修整敏惠迁内秘书令、南部给事中。太和十年(486),奏议立三长制: 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五里为党,各设一长,取代宗主督护制,检查户口,征收赋税,以抑豪强多占民户。又建议颁布新的租调制,限制宗主贪污中饱,以增加政府收入。颇得文明太后赏识,迁中书令,加散骑常侍。旋转南部尚书,进爵陇西公。后佐孝文帝拟定法律,主持营建洛阳新都工程。孝文帝南伐萧齐,他奉命留守,委以重任。后数年卒,谥曰文穆。 ☚ 源怀 周观 ☛ 李冲450—498北魏大臣。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字思顺。孝文帝时,初任内秘书令、南部给事中等官。太和十年(486年)建议立三长制代替宗主督护制,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五里为党,各设一长,检查户籍,征收赋税,以抑制豪强隐占人口。又建议颁布新的租调制,以均衡赋役,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后佐孝文帝刊定礼仪律令,主持营建洛阳新都的工程。官至尚书左仆射,封陇西公。孝文帝南攻萧齐,复兼洛阳留守,深受信任。 李冲 李冲450~498字思顺,陇西狄道(今临洮南)人。李宝子,幼年丧父,由长兄抚养。北魏孝文帝初,为秘书中散,迁秘书郎、给事中。为推行均田制,上疏实行三长制,又建议颁行新的租调役制。因功升为中书令,进爵陇西公,为冯太后所倚重。孝文帝亲政,对冲待接有加,亲敬弥重。封荥阳郡开国侯,官至侍中、吏部尚书。493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委以营建新都之任, 在孝文帝实行禁胡服、禁鲜卑语、定族姓、尊孔崇儒的改革中,出力最多,进封咸阳王、尚书仆射。暴病而卒, 谥曰 “文穆”。 ☚ 胡国珍 胡充华 ☛ 李冲 李冲449—498陇西(今甘萧陇西) 人。字思顺。仕北魏官至侍中,左仆射。在魏孝文帝太和改制中起了重要作用。北魏推行均田制时, 冲认为宗主督护制下的基层组织不利于均田。请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以核实县以下民户。他认为立三长制要有均徭省赋之实, 才会使农民从宗主荫占下看到归附国家的利益。建议改变过去的九品差调的户调制, 实行以夫妇为单位的定额户调, 即一夫一妇, 帛一匹, 粟二石。新户调制的推行, 使立三长以核实民户的目标得以实现。李冲对土木工程有一定造诣。北魏新、旧都城的宫室建筑, 多由其规划, 其中对洛阳城的规划工作, 更成为太和改制的重要内容。 ☚ 李安世 崔亮 ☛ 李冲❶(449—498)字思顺。北魏陇西(今甘肃陇西)人。献文帝末为中书学生。孝文帝初,典禁中文书,被冯太后宠幸,迁内秘书令、南部给事中。早先北魏无三长制,只有宗主督护,民多隐冒,或者三十家、五十家共为一户。李冲创立三卡制,被朝廷采纳实行。迁中书令、散骑常侍。孝文帝亲政后,李冲后为廷尉卿、侍中、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孝文帝南迁,他专任营构。孝文帝南征,他留守洛阳。孝文帝还京,又和他讨论引渠入洛阳汴清淮事。太子元恂被废,李冲被罢少傅。 李冲450—498北朝北魏大臣。字思顺。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官至尚书仆射。太和十年(公元486年),建议立“三长法”,五家为邻,五里为党,各设一长,代替宗族督护制,检查户籍, 征收赋税,以抑止豪强多占民户。当时多数大臣反对,冯太后支持,始得实行。他还建议颁布新的租调制,限制宗主贪污中饱。后佐孝文帝拟定律令,主管营建洛阳新都工程。孝文帝南攻萧齐,他又奉命留守,委任甚专。 李冲450—498字思顺。北魏陇西狄道(甘肃临洮)人。历官中书令、侍中、吏部尚书、辅国大将军、尚书左仆射等。为文明太后及孝文帝所宠信,每月受赏赐至数千万,才成巨富。在文明太后支持下力排众议,废宗主督护制,创建三长制。助孝文帝迁都、改革,主持营建新都洛阳,参与制定新的律令等,河南太守耒崇与他有私仇,贵盛后不念旧恶。外甥阴始孙虽为他所爱,得知其贪污后,便揭发处死。故史称他“处要自厉,不念爱恶”。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