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权变理论学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权变理论学派 权变理论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风行于美国主张权宜应变管理理论的一个管理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弗莱德·卢山斯、约翰·莫尔斯、杰伊·洛希等。代表作有莫尔斯与洛希1974年出版的 《组织及成员: 权变方式》和菲德勒的 《领导游戏: 使人适合情况》等。 ☚ 经验主义学派 霍桑试验 ☛ 权变理论学派 权变理论学派亦称“超Y理论”,是一种主张结合X理论和Y理论而权宜应变的管理理论。权变理论学派认为,管理人员在管理一个企业过程中,要根据企业本身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佳”管理理论和方法是没有的。这个学派的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各地风行一时。它的由来是,美国管理学者莫尔斯和洛尔施对两个工厂分别采用X理论和Y理论进行实验,结果表明:(1)人们怀着各种不同的动机和需求参加组织,有的人适用于X理论管理,有的人适用于Y理论管理。(2)组织机构、管理层次、工作分配和控制程度等要随工作性质、目标及人员素质而定。(3)当一个目标达到后,还可以继续激发其胜任感,使之达到新的更高的目标。这样,管理人员就要深入研究,分析工作、组织和人员,使三者配合得当,使特定的工作由适宜的组织和适宜的人员来担任,以发挥最高效率。 ☚ 因地制宜或权变理论 现代化管理 ☛ 权变理论学派 权变理论学派Contingency Theory School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形成的一种管理学派。“权变”即权宜应变之意。权变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企业管理没有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一切都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 ☚ 有机式系统与机械式系统 权变理论的思想结构 ☛ 权变理论学派 权变理论学派Contingency Theory Approach7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学派。“权变”即随机制宜,通权达变之意。该学派认为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等要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并不存在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管理原则、方法或技术手段。权变理论学派的基本思想是将组织的内外环境作为自变量,而将管理思想、方法和技术等作为因变量。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函数关系。这种函数关系可以解释为“如果—就要”的关系,即“如果”存在或发生某种环境条件,那么,“就要”采用某种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原则、方法或手段,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在组织的内外环境日趋复杂多变、动荡不定的情况下,权变管理思想不失为组织适应环境,以求生存和发展的一种管理方法。 美国管理学者约翰·莫尔斯(John Morse)和杰伊·洛希(Jay W.Lorsch)在1970年5~6月号的《哈佛工商评论》上曾发表《超Y理论》一文,该文指出了所谓X理论和Y理论的适用环境,并且提出了权变性的超Y理论,从而奠定了权变管理的思想基础。 权变管理学派集各家学说于一体,使管理理论更具操作性,特别是所阐明的权变观念及权变的管理方法,已为人们普遍接受。权变管理的思想理论一经提出,便得到许多学者的高度评价,认为它能使学派林立的管理理论“走出丛林”。美国管理学者弗雷德· 卢山斯(Fred Luthans)在1973年发表的《管理的权变理论,走出丛林之路》一文中,如图表明权变理论能够引导管理学走出“管理理论的丛林”。 权变管理学派本身并没有发明多少管理方法或技术。因为它主要关心在什么环境下有什么相应的管理方法或技术可资采用,因而它在吸收其他许多学派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眼于分析环境与管理理论之间的对应关系,即在何时、何地、何条件下的有效管理方式。特别是在战略及计划、组织结构设计、领导方式等方面,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及问卷调查,提出了许多权变性的管理方法。 ☚ 系统动态学 系统管理学派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