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杂佩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杂佩

杂佩

古人佩戴的一组玉饰。《郑风·女曰鸡鸣》三章: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三家诗》说:“佩玉有葱衡, 下有双璜, 冲牙珠,以纳其间,琚瑀以杂之。”毛《传》: “杂佩者,珩 (héng)、璜(huáng)、琚(jū)、瑀 (yǔ)、冲牙之类。”此为形状、色泽不同的玉饰。郑《笺》: “赠,送也。我若知子之必来,我则预储杂佩,去则以送子也。”朱熹《集传》: “杂佩者,左右佩玉也。上横曰珩,下系三组(组,丝绳)贯以珠。中组之半贯一大珠,曰瑀。末悬一玉,两端皆锐,曰冲牙。两旁组半各悬一玉,长博而方,曰琚。其末各悬一玉,如半璧而内向,曰璜。又以两组贯珠,上系珩两端,下交贯于瑀,而下系于两璜,行则冲牙触璜而有声也。吕氏曰: 非独玉也。”

☚ 后车   充耳 ☛

杂佩zá pèi

原指由几种玉合成的佩玉装饰品。《诗经·郑风·女曰鸡鸣》:“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毛传谓:“杂佩者,珩、璜、琚、瑀、冲牙之类。”《九叹·远游》:“结琼枝以杂佩兮。”本处指以玉树琼枝作为佩饰。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身服部 > 襟袖帶佩 > 雜佩
雜佩  zápèi

用各種美玉組成的佩飾。形制不一,常因佩用者的喜好而異。始於先秦,漢初失傳,漢明帝時經考訂後重又頒行天下,漢末再度失傳,後世流行者爲東漢新法,已非古制,宋代重又考訂,清以後廢止不用。《詩·鄭風·女曰雞鳴》:“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毛傳:“雜佩者,珩、璜、琚、瑀、衝牙之類。”朱熹集傳:“雜佩者,左右佩玉也,上横曰珩,下繫三組貫以蠙珠,中組之半,貫一大珠曰瑀,末懸一玉,兩端皆鋭曰衝牙,兩旁組半各懸一玉,長博而方曰琚,其末各懸一玉,如半璧而内向曰璜,又以兩組貫珠,上繫珩兩端,下交貫於瑀,而下繫於兩璜,行則衝牙觸璜而有聲也。”漢·劉向《九歎》:“結瓊杖以雜佩兮,立長庚以繼日。”

雜佩

(《三才圖會》)

杂佩zá pèi

用各种佩玉构成的玉佩。《诗·郑风·女曰鸡鸣》:“知子之来之,~~以赠之。”

杂佩zápèi

各种美玉连缀在一起的佩玉。始于先秦,汉初失传,汉明帝时经考订后重又颁行天下,后世流行者为东汉新法,已非古制,宋代重又考订,清以后废止不用。《诗经·郑风·女曰鸡鸣》:“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汉毛亨传:“杂佩者,珩、璜、琚、瑀、冲牙之类。”宋朱熹《集传》:“杂佩者,左右佩玉也,上横曰珩,下系三组贯以蠙珠,中组之半,贯一大珠曰瑀,末悬一玉,两端皆锐曰冲牙,两旁组半各悬一玉,长博而方曰琚,其末各悬一玉,如半璧而内向曰璜,又以两组贯珠,上系珩两端,下交贯于瑀,而下系于两璜,行则冲牙触璜而有声也。”汉刘向《九叹》:“结琼枝以杂佩兮,立长庚以继日。”晋陆机《赠冯文罴》:“愧无杂佩赠,良讯代兼金。”唐严维《奉试水精环》诗:“未肯齐珉价,宁同杂佩声。”清厉鹗《东城杂记·玉玲珑阁》:“玉玲珑,宋宣和花纲石也……叩之声如杂佩。”一说指佩玉的中缀,即琚瑀。王夫之《〈诗经〉稗疏·郑风》:“下垂者为垂佩,中缀者为杂佩。杂之为言间于其中也。则杂佩者专指琚瑀而言。”

杂佩(明王圻《三才图会》)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1:4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