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义利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义利观

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关于如何对待伦理道德和物质利益的观点和理论。

“义”是指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利”是指物质利益和功利。如何理解义与利的相互关系,是贯穿中国古代哲学史的重要问题之一,不同学派,不同思想家对义利关系都有不同的说明。《国语·晋语》曾提出过“义以生利”,义与利是相互统一的;孔子曾把义与利对立起来,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但并未否认利;孟子则极力贬低利,提出“王何必言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轲·梁惠》);荀子主张先义后利;可见重义轻利是儒家学派的一大特点。

而墨家学派却主张义利并重,“义,利也”。(《墨子·径上》)。

法家以功利主义否定仁义,韩非就主张“好利恶害”。由于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占据了统治地位,故此重义轻利、否定利的思想就占据了上风。董仲舒鼓吹“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到了宋明时期,程朱理学坚持反对功利,主张“存天理,去人欲”。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6: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