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业经济学研究机械工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的科学。 机械工业是指用金属切削机床从事工业生产活动的工业部门,包括生产生产资料的各种机器制造工业和生产生活资料的各种金属制品工业。 机械工业经济学以机械工业生产的经济活动为研究领域,以机械工业生产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学科的任务是认真总结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借鉴国外的经验,研究机械工业的经济活动规律、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提高机械工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提供理论指导。 机械工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机械工业的产生、发展; 机械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机械工业的管理体制、专业化与协作;机械工业的布局原则; 机械工业的规模、结构;机械工业的技术改造和基本建设;机械工业的生产要素及其合理组织;机械工业经济效果的考核指标和评价方法,等等。 机械工业经济学可分成若干分支,如机械工业生产组织学,机械工业技术经济学等。 机械工业经济学起源于英国。1832年,英国数学家、机械学家、经济学者巴勃格(Charles Babbage)出版的《论机器及制造业的经济》(《On theEconomy of Machinery and Ma-nufactures》)一书,被认为是这一领域的最早著作。我国的机械工业经济学是建国后从苏联引入的。 阅读书目:《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组织学》李必强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81年版;《机械工业技术经济学》沈景明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81年第1版; 《社会主义机器制造工业经济学》 (《Экономика содиалистичес-кого мащиностроення》) 〔苏〕叶里亚舍维奇(А. Б. Ельяшевич)等著,石永清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1960年3月版; 《苏联机械工业经济学》(《Экономика машиностроитель-ной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и СССР》) 比亚尔科夫斯卡娅(В.С.Бялковская)等著,张品乾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1983年1月第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