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机械呼吸器(人工呼吸器)的应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机械呼吸器(人工呼吸器)的应用

机械呼吸器(人工呼吸器)的应用

机械呼吸器用以替代、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运动以达到增加通气量,改善换气功能,纠正低氧症,减轻体力消耗等目的。
根据加压原理,机械呼吸器基本可分为以下几种:
(1) 定压型呼吸器:通过呼吸器,气体按一定的气流产生一定的压力进入呼吸道,相当于吸气,当气流终止时即开始呼气,呼气完毕再次产生气流吸气。也有于呼气时产生负压,帮助呼气。用压缩氧为动力时,吸氧浓度于35%以上。此型呼吸器的呼吸频率,潮气量及吸/呼时间比例均不能直接或任意调节。其缺点为潮气量受胸部、肺顺应性及气道阻力的影响而变动;但结构简单轻便,多附有同步装置为其优点。
(2) 定量型呼吸器: 将预定的潮气量压入呼吸道为吸气,呼气时肺泡气排出体外;也有于呼气时呼吸道转为负压,帮助呼气,待呼气完毕再转入吸气。潮气量比较恒定,不随肺部病变而改变。呼吸频率及吸/呼时间可任意调节,氧浓度可任意调节,但结构较复杂,体积大,多无同步装置为其不足之处。
(3) 简易呼吸器:氧气或空气接入贮气囊,患者通过活瓣装置从贮气囊吸入气体,呼气时通过活瓣将气呼出,吸气与呼气不相混杂。自主呼吸微弱或消失时,可用手按捏贮气囊加压吸气。如无活瓣装置,可于贮气囊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之间用“T”字管(三通管)连接,按捏贮气囊时用拇指按注“T”字管口,呼气时放松拇指,让呼气排出。此等简易呼吸器使用方便,不需特殊条件,常用于紧急情况或作为应用上述机械呼吸器之前的过渡,或机械呼吸器暂时停用时代用。缺点为使用人力,人力调换过多时效果不能保证。
为了适应不同的临床需要,呼吸器的性能要求也各有异。按压力的变化,常用下列5种形式的加压呼吸:
(1) 间歇正压呼吸(IPPB);吸气相为正压,此为儿科常用的一种加压呼吸。
(2) 间歇正负压呼吸(IPPB/N):吸气相为正压,呼气相转为负压,帮助呼气。呼气负压有利于静脉血回流,但呼吸道阻塞性疾患禁用。儿科现已很少应用。
(3) 吸气末正压呼吸(EIPB):吸气相为正压,将气体压入肺内,但在吸气终末呼气前,呼气阀继续关闭一瞬间,犹如自主吸气后的进气,再行呼气。此法常用于肺泡气体分布严重不匀患者。
(4) 呼气末正压呼吸(PEEP):吸气相为正压,呼气时保持呼吸道压力高于大气压,临床常用的方法为将呼气导管通过水封瓶,导管插入水中的深度即为呼气压力,如深入水中5cm水柱,呼气末压力即为5cm水柱。也有借助于改变呼气管口径,增加阻力以保持呼吸道正压(实际上仅是延长呼气时间,并非真正的呼气末正压),但呼气末压力不够稳定,随呼气流速的变化而改变。临床上PEEP可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泡陷闭,肺组织顺应性较差时,但影响心脏回心血量及心功能,有发生气胸或纵隔气肿的危险。
(5) 持续加压吸氧(CPAP):于供气管与气管插管之间用“T”字管连接,“T”字管的另一端口连接呼气囊以缓冲潮气量,由呼气囊排出呼气,呼气囊的出口用夹钳调节阻力。在呼气通路上按一水封瓶,内有排气管调节水封瓶中排气管在水面下的深度以控制压力,先从5cm开始逐渐增高,一般维持于10cm左右,不超过15cmH2O。未作插管的婴儿可将头部放在有机玻璃头匣内,氧流量控制于10~20L/min,视血氧分压来调节匣内压力。病情好转后逐渐减低吸氧浓度至40%时每1~2小时调低1~2cmH2O,直至大气压,4小时后拔管(去头匣),继续吸氧(30%),如情况许可及早停用。此法最适用于呼吸窘迫综合征(包括新生儿),为目前提倡应用的方法之一。如此法无效,血氧分压仍低于40mmHg时,考虑改用PEEP。
机械呼吸器与患儿的连接处要求紧密,如有漏气则不能收到预期效果,且易造成事故。连接方法有:
❶面罩:适用于神志清醒,能合作或间断使用呼吸器者。缺点为容易漏气,不易固定,可引起局部压迫和不适。
❷气管插管:适用于昏迷者,导管粗细要适当,可经口或鼻腔插管,留置时间不宜超过72小时,以短期为宜,以免引起声门水肿、溃疡。
❸气管套管:适用于较长时间作机械呼吸的患者,应作气管切开。
机械呼吸器的调节,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呼吸频率、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 由于呼吸器的死腔(无效潮气量)的存在,故实际潮气量应较肺潮气量为高。一般情况调节的每分钟通气量应比每分钟生理常数高20~50%。大致计算小儿的潮气量为体重(kg)×[6+2(死腔)]=ml或稍大些。定压型呼吸器无潮气量的指示,可观察胸廓及腹壁的活动幅度,增减吸气压力,调整潮气量。如肺有病变,可按严重度及性质变更呼吸频率及潮气量。
(2) 吸/呼时间比例:按不同心肺功能调节,介于1:1~2。
(3) 吸气及呼气压力调节:吸气末加压时,维持吸气末压力的时间占整个吸气时间不超过20%,持续时间需逐渐增加,呼气末正压一般维持于5~10cmH2O。持续正压吸氧时压力一般为10±cmH2O。
调整呼吸频率、潮气量及压力须随病情变化而改变,以防因固定不变而造成的肺泡膨胀不全、陷闭;故于机械呼吸治疗中,每2~3小时要增大潮气量10~20次。无调节装置者,定时借用简易呼吸器。
机械呼吸器应用时注意事项:
❶呼吸微弱至几乎失去肺功能的昏迷患者,可用机械呼吸器打断其自主呼吸。但神志清醒而呼吸极度迫促者如直接用机械呼吸器可能对抗自主呼吸而使患者极度不安,加重循环负担,有可能引起休克或窒息。宜先用简易呼吸器 (面罩) 适应一段时期。不能打断自主呼吸时,则需使呼吸器的呼吸频率,潮气量,吸/呼时间的比例与自主呼吸协调,否则会加重心脏负担,有害无利;用同步呼吸器在实际应用中常无效。必要时用药物抑制呼吸后再用呼吸器。
❷经常注意有无分泌物阻塞呼吸道以免影响疗效。
❸呼吸衰竭纠正及病情好转后可逐渐减少潮气量及呼吸频率,使适应一个阶段后停用人工呼吸器,并密切观察症状有无复发。
❹注意机械呼吸器治疗的各种并发症,如气管导管阻塞、气管粘膜溃疡、皮下气肿、通气不足或过度、胃肠充气、低血压、休克、自发性气胸、肺部氧中毒及继发感染等。
❺注意湿化,可用蒸气发生器,使吸入气体既加温又湿化; 或用雾化器(电动或超声),要求雾滴大小为3~6μm,不宜过大或过小,(有的呼吸器装有雾化器);也可于气管内直接滴注,每隔10~15~30分钟滴蒸馏水或生理盐水1~2ml,随分泌物的粘稠度以调节湿化程度。
❻加强护理包括气管切开护理,勤翻身,吸痰,清洁口腔,保护角膜,预防褥疮等。

☚ 雾化疗法   静脉穿刺 ☛
0000668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4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