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龙关群
地方性岩石地层单位名称。由甘肃省地质局区测二队于1970年建立、命名。命名地点位于肃南县朱龙关河两侧。朱龙关群主要分布于祁连山西段的走廊南山、陶赖山、陶赖南山北侧及大雪山等地。岩石主要为浅变质砂泥质碎屑岩夹铁矿层、火山碎屑岩、中基性火山熔岩夹碳酸盐岩等。根据岩石组合特征及建造类型,朱龙关群划分为两个岩组:下部熬油沟组,岩性以玄武岩、中基性熔岩角砾岩、基性火山角砾岩夹凝灰岩、凝灰质板岩、粉砂质板岩、凝灰质砂岩、石英砂岩为主。总厚度1 458~2 809米。上部桦树沟组.岩性有绢云石英千枚岩、变质石英砂岩、硅质板岩、粉泥质板岩、凝灰质砂岩、凝灰质板岩、凝灰岩、夹少量石英岩、结晶灰岩透镜体及普遍含铁矿层等组成, 厚度一般为1 641~2 301米。朱龙关群属浅变质的低绿片岩相,含叠层石及微古植物化石。桦树沟组是北祁连西段重要的含铁岩系,著名的镜铁山铁矿即产于该套岩系中,近年在含铁层位之下发现多处铜矿化体存在。朱龙关群时代有争议, 暂定为长城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