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朱鼎卿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朱鼎卿1902—1982湖北黄冈人 朱鼎卿
朱鼎卿
朱鼎卿1902——1982乳名萬鋆,湖北黄岡人,1902年 (清光緒二十八年) 生。1920年赴江蘇淮陰鎮守使馬守仁部當兵,未幾入石青陽部,任連隊書記。1922年10月赴四川,入川東邊防軍教導營,任書記、排長。1923年6月,入雲南講武堂第十八期步科。畢業後赴廣東投石潤碧部,任參謀、連長。1925年12月,赴重慶入國民革命軍第九軍第一師任職。未幾回武漢,投桂系胡宗鐸部,任營長、副團長。1929年轉投朱懷冰部,任營長。1932年入南京中央軍校高級班進修。結業後,入陳誠部第十八軍參謀處任職,未幾被委爲第六十七師第一團團長。上海淞滬抗戰後,任副旅長。1938年1月,任第七十五軍第十三師旅長; 年底升任副師長; 12月升任第十三師師長。1943年3月,任第七十五軍副軍長,後調任第八十六軍軍長。1945年5月,任第十集團軍副總司令,未就職即改任第八軍軍官總隊隊長。1947年任第一補給區司令。1948年任第九補給區司令。1949年2月,任湖北省政府主席兼任省保安司令,軍管區司令;7月任湖北綏靖總司令;11月任第三兵團司令,仍任湖北省主席兼湖北綏靖總司令; 12月率部在川西起義。1950年2月,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八兵團高級政治研究班學習,後併入重慶西南軍政大學習,嗣歷任湖北省政協常委,第四届湖北省政協副主席等職。1982年5月24日逝世。終年80歲。 朱鼎卿1902~1982又名万钧。湖北黄冈县旗杆湾 (今属新洲县) 人。1920年参军,曾任川东边防军排长。1923年入云南讲武堂十八期步科学习。1925年毕业,入国民革命军第三军,任连长。同年底去第九军贺龙部第一师任教导队队副,后转入桂系任营长、副团长、团长。1938年1月任七十五军第十三师旅长。1940年升师长。1943年7月任八十七军军长。1945年调任第十集团军副总司令。1947年任第一补给区 (徐州)、第九补给区 (汉口) 司令。1949年2月任湖北省主席兼保安司令,10月任第三兵团司令兼第八军军长。同年12月26日率部在四川金堂县起义。历任湖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西南军区高级参谋、湖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朱鼎卿1902~1982爱国将领。湖北黄冈人。曾任国民党军第3兵团司令。1949年率部起义。 朱鼎卿 朱鼎卿又名万钧,湖北黄冈阳逻镇宋旗杆湾(今属新洲县)人,朱怀冰之堂弟,1902年生。出身农家,幼年丧父。1920年随朱怀冰外出投军。曾任川东边防军教导营石润碧部任排长。1923年入云南讲武堂第十八期步科。1925年毕业后入国民革命军第三军中任连长,参加了讨伐军阀邓本殷的战斗。年底去第九军贺龙部第一师中任教导队队附,参加北伐攻克武汉的战斗。后又入桂系胡宗铎部,任营长、副团长。1929年参加了对鄂东苏区的“围剿”。蒋桂战争后,经朱怀冰介绍去夏斗寅部任营长。1932年经朱怀冰保荐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级班学习,结业后去陈诚部,任第十八军第六十七师第一团团长。1937年淞沪抗战开始后,率部坚守上海市郊罗店,其后升任副旅长。1938年1月任第七十五军第十三师旅长,率部在山东作战,年底回师湖南并升任副师长,1940年任师长。1941年率第十三师在宜昌一带防守。1943年3月任第七十五军副军长,未就任。7月13日任第八十六军军长。11月率部参加了常德会战。1945年2月20日任少将。1945年5月调任第十集团军副总司令,未就任,后任第八军军官总队总队长。1947年5月任联合勤务总司令部第一补给区 (徐州) 司令。1948年6月调任第九补给区 (汉口)司令。9月22日任中将。1949年2月16日任湖北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及军管区司令。7月任湖北绥靖总司令部总司令。10月任第三兵团司令兼暂编第八军军长。不久率部向川西撤退,12月26日率部在四川金堂起义。1950年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兵团高级政治研究班学习。后历任湖北省政协会议常务委员、第四届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西南军区高级参谋、湖北省参事室参事、湖北省文史馆馆员。1982年5月24日病逝。 ☚ 朱瑞庆 朱霁青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