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印綬符節部 > 印 > 朱記 朱記 zhūjì 單稱“記”。印章、圖章。秦漢時公文書簡多以膠泥封口,並加鈐印記。魏晉後以紅色塗於印面,鈐於封口處,以爲憑記。唐代官印多用朱文,亦朱色加蓋,稱“朱記”。至五代宋初,遂亦代指官印。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上:“熙寧間詔鑄諸路走馬承受朱記紿之。”《文獻通考·王禮考·印》:“宋因唐制,諸司皆用銅印……又有朱記以給京城及外處職司及諸軍校等。其制長一寸七分,廣一寸六分。”《宋史·輿服志》:“監司州縣長官曰印,僚屬曰記。又下無記者,上令本道給以木朱記,文大方寸。” 印章 印章印(印记;印篆;印识;钤印;大~;钢~;王~;~把子) 章(章子;图章) 龟(龟印;龟章) 戳(戳子;戳记;图戳;邮~) 记(朱~) 斗纽 斗箕 印章的一种:图记 个人的图章:私章 私印 皇帝的图章:玺(玉玺;御玺;国玺;印玺;琮玺) 宝(宝绶;宝玺;御宝) 鉩 龙图 放在陵墓中,制有帝王谥号的玺印:谥宝 政府机关的印章:公章 政府机关的图章总称:印信 印章,公章:戳儿 盖在文书契券末尾的印信:钤尾 封缄的印信:封玺 作为凭信的印:信印 长条形的印章:条章 篆体印章:篆记 篆章 光辉的印章:辉章
另见:打上 绶带 身份 职务 ☚ 印章 官印 ☛ 朱记zhū jì红色印记。《文献通考·王礼考》:“宋因唐制,诸司皆用铜印……又有~~以给京城及外处职司及诸军校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