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朱耷行书临古法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朱耷行书临古法帖 朱耷行书临古法帖清。纸本。纵32.9厘米,横33.9厘米。江苏省扬州博物馆藏。朱耷(明天启六年—清康熙四十四年,即公元1626—1705年),明太祖朱元璋第17子宁王朱权的后裔,谱名统𨨗,字雪个,号八大山人。一度为僧,僧名传綮、刃庵、个山、个山驴、个屋、驴屋,又当道士,道号良月、道朗、破云樵者。江西南昌人。诸生出身,明亡后更姓换名,初剃度为僧,后为道士。顺治十八年,于南昌建“青云谱”道院,主持其事,康熙二十四年被奉为“青云谱”开山祖。性颠狂且孤介,嗜酒,为清初杰出的画家。擅山水花卉禽鸟,笔墨精练,形象夸张,风格独异,具清、奇、狂、冷的特色,对后世影响极大。书法师承二王和颜真卿、苏轼,具有朴茂沉雄的格调,兼秀丽灵动的情韵。加之受到王宠的影响,博采众长,自成一家,极富个性。清张庚《书征录》云:“八大山人有仙才,隐于书画,书法有晋唐风格。”清杨宾《大瓢偶笔》云:“八大山人虽指不甚实,而锋中肘悬,有钟王气。”清邵长蘅《八大山人传》云:“山人工书法,行楷学大令、鲁公,能自成家,狂草颇狂伟。”清吴修《昭代尺牍小传》云: “书有别趣。”《清史稿》卷五百四有传。此行书是朱耷临古法帖:“蓺韫多材慈深善诲凤奉趋庭之训早擅临池之工闻其比来复爱飞白昨故戏操翰墨惭六文之丽则异五际之芳词忽枉来书谈饰过实顾唯藏迹非敢当仁披览循环只以增慨。”款署:“临古法帖,八大山人。”款下钤白文:<拾得>印。综观全书,一笔一画在秃笔中锋的流动下,形成一种雄泻老辣的气势,巧妙地写出了尖锋所不能有的笔致情态。行笔苍劲圆润,凝重平稳。章法疏朗,错落有致,在丰富的变化中自有一种浑朴酣畅,明朗秀健的韵律感。突出表现了朱耷书体独具特色的个性。 ☚ 归庄草书七言绝句诗轴 宋曹草书临张芝帖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