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根 > 朱砂根 朱砂根 zhūshāgēn 亦稱“平地木”、“石青子”、“凉傘遮金珠”、“山豆根”、“地楊梅”。紫金牛科植物朱砂根的根。以其色紅,故稱。細圓柱狀,略彎曲,長短不一。外皮有縱向皺紋及鬚根痕。主治扁桃體炎,急性咽炎,勞傷吐血、風濕骨痛。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二·朱砂根》:“苗高尺許,葉似冬青葉,背甚赤。”參閲清·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山草類·山豆根》。 朱砂根药名。出《本草纲目》。又名大罗伞、开喉箭、凤凰肠、珍珠伞、凉伞遮珍珠。为紫金牛科植物朱砂根Ardisia crenata Sims或红凉伞A. bicolor walker的根。前者分布长江流域及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后者分布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地。苦、辛,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散瘀止痛。 ❶治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扁桃体炎,白喉,支气管炎,丹毒,淋巴结炎。风湿骨痛,腰腿痛,跌打损伤,胃痛,痛经。煎服:3~9g。 ❷治毒蛇咬伤,内服并捣敷伤口周围。朱砂根含微量酸金牛醌(Rapanone)。还含岩白菜素、朱砂根苷、百两金皂苷、11-O-没食子酰基岩白菜素等。本品有抗生育、兴奋子宫、止咳平喘、驱虫杀虫及抑菌作用。 朱砂根zhū shā gēn《本草纲目》草部第13卷朱砂根(4)。药名。 【基原】为紫金牛科植物朱砂根Ardisia crenata Sims的根。 【别名】凤凰肠、志鼠尾(《生草药性备要》),平地木、石青子、凉伞遮金珠、山豆根、地杨梅(《植物名实图考》),散血丹、浪伞根、金鸡爪(《岭南采药录》),高脚罗伞(《陆川本草》),小罗伞(《南京市药物志》),土丹皮(《广西中药志》),金钥匙、开喉箭、三条根、三两金、高茶风、铁凉伞、雪里开花(《湖南药物志》),金鸡凉伞(《杭州药植志》),大罗伞、大凉伞、凤凰翔(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红铜盘、高脚铜盘、青红草、硬脚金鸡、珍珠伞、桂笃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珍珠凉伞(《福建中草药》)。 【性味】苦辛,凉。 ❶《生草药性备要》:“味甘,性平。” ❷《陆川本草》:“辛苦,性寒。”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治上感,扁桃体炎,急性咽峡炎,白喉,丹毒,淋巴结炎,劳伤吐血,心胃气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 ❶《生草药性备要》:“治痰火,跌打,去瘀生新,宽筋续骨。” ❷《岭南采药录》:“治小儿干(疳)痞。” ❸《广西中药志》:“治风湿骨痛,鹤膝风。” ❹《湖南药物志》:“治劳伤吐血,血崩,心胃气痛,腹胀腹痛。” 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三至五钱,或研末为丸、浸酒。外用:捣敷。 朱砂根zhūshāgēn中药名。出《本草纲目》。别名大罗伞、开喉箭。为紫金牛科植物朱砂根Ardisia crenata Sims 或红凉伞A. bicolor Walker 的根。分布于长江流域及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苦、辛, 平。解毒消肿, 活血止痛, 祛风除湿。治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白喉、支气管炎、丹毒、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胃痛、痛经, 煎服: 3 ~9 克。治毒蛇咬伤, 内服并捣敷伤口周围。根含微量密花醌。 朱砂根 朱砂根朱砂根,又名凤凰肠、金鸡爪、开喉箭、大罗伞。始载于《本草纲目》。为紫金牛科植物朱砂根Ardisia crena-ta Sims的根。原植物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 本品味苦、辛,性凉。功能清热解毒,祛风活血,消肿止痛。主治风热外感或肺胃蕴热所致的咽喉肿痛、龈肿牙痛以及风湿骨节疼痛、跌扑损伤、毒蛇咬伤等证。咽喉肿痛,可用本品煎水加醋少许,徐徐含咽; 或配射干、玄参、桔梗、甘草等煎汤内服; 并可同冰片、玄明粉、人中白研末吹喉。治白喉,与土牛膝、连翘、黄芩等同用。风湿骨痛,可与虎骨、大血藤、桑寄生等浸酒服。跌扑损伤,除煎汤、浸酒内服外,亦可配三叉苦叶、两面针叶研末,用醋或酒调敷患处。毒蛇咬伤,煎汤内服,并用盐肤叶、乌桕叶煎水清洗伤口后,以朱砂根皮捣烂或研末水调,外敷于创口周围。煎服,10~15g。服药过量可出现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停药后即可消失。 实验研究: 朱砂根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有轻度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有抗早孕作用。 ☚ 卤地菊 喉咙草 ☛ 000020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