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举贤良对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举贤良对策

亦称《贤良对策》。

西汉名儒董仲舒于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对汉武帝下诏举选时策问的对策。它是一篇以哲理为根据的政治论文。

从“天人感应”的唯心主义观点出发,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主宰,王权是神授的,所以王者须“承天意以从事”。又认为天意尊阳而卑阴,阳为德,阴为刑,因此王者当政任德教而不任刑罚。

依据这一“天道不变”的原则,在教育方面主要阐述了如下三个问题:“对策”一中强调“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它说:“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对策”二中主张“兴太学”以“养士”和重选举以取士。它说:“夫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故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对策”三提出罢黜百家和独尊儒术,为汉代文教政策奠定了基础。

它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上述思想深受汉武帝赏识,并在执政中采纳,对汉代乃至后世历代封建王朝的学术思想、文化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对贤良策》见于《汉书·董仲舒传》。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3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