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朱温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朱温852—912即后梁太祖。五代梁王朝的建立者。公元907—912年在位。宋州砀山(今属安徽)人。少时家贫,有勇力。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年)参加黄巢起义。黄巢攻占长安,任东南面行营先锋使,攻陷同州,即任同州防御使。中和二年(882年)叛变降唐,被授为左金吾卫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赐名“全忠”。次年被任为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中和四年,与李克用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军,被任为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沛郡侯。光启二年(886年)封吴兴郡王。龙纪元年(889年)封东平王。天复元年(901年)改封为梁王。开平元年(907年)他废唐哀帝为济阴王,自立为皇帝,改名晃,国号梁,年号开平,史称后梁。他与李克用在镇压黄巢时即发生冲突,后双方连年混战。后梁乾化二年(912年)为其子友珪所杀。 朱温852—912五代后梁王朝的建立者。即后梁太祖。宋州砀山(今属安徽)人。少凶悍有勇力。唐乾符四年(877年)参加黄巢农民起义军。黄巢攻克长安,以朱温为东南面行营先锋使。攻克同州(今陕西大荔),任同州防御使。中和二年(882年)降唐,拜左金吾卫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僖宗赐名为全忠。旋拜汴州刺使、宣武军节度使。中和四年(884年)率诸镇兵击败黄巢于陈州(今河南淮阳)。又与李克用合兵连败黄巢于郾城(今属河南)、王满渡(今河南中牟北)、封丘(今属河南)等地。以功封沛郡王,徙封吴兴郡王。秦宗权称帝,遣将攻汴梁。光启三年(887年)为朱温所破。文德元年(888年),率众围攻蔡州(今河南汝南),击灭秦宗权。此后,朱温与李克用长期交兵相攻,争夺黄河流域。曾数次围攻太原,不克而返。乾宁四年(897年)击败朱瑄、朱瑾。同年,南下攻杨行密,败于清口(今江苏清江西)。天复元年(901年)进爵梁王。同年,攻克凤翔(今陕西凤翔),击败李茂贞,迎昭宗还都,尽诛宦官。旋迁都洛阳,诛杀大臣,挟持昭宗。天祐四年(907年)篡位自立,改名晃,建立后梁王朝。他善于谋略,用兵有法。秦宗权攻汴梁时,求援于兖、郓二州,闻援兵将至,置酒军中,中席,佯起如厕,以轻兵出北门袭击秦宗权部将张晊,而乐声不辍。张晊不意朱温之兵突至,又遭兖、郓之兵夹攻,遂大败,死者二万余人。他曾创“拔队斩”之法,又建立在军士脸上刺字的制度,以防止军兵溃散逃亡。在位凡六年。乾化二年(912年)为其子朱友珪所杀。 朱温后梁王朝的开国皇帝。生于852年。877年参加黄巢起义军。882年9月叛变,唐僖宗赐名全忠。884年与李克用联合镇压黄巢起义军。又用10多年时间占据中原。901年被封为梁王,903年尽杀宦官,权倾朝野。904年杀唐昭宗,立哀帝,又杀大臣30多人。907年废哀帝自立,改名晃,国号梁,年号开平。912年被其子杀死。 朱温852—912即后梁太祖。五代时期梁王朝的建立者。公元907至912年在位。小名朱三。幼时寄人篱下。唐末参加黄巢起义。大齐时担任同州防御使,在黄巢与官军激战的关键时刻叛变降唐,被唐廷赐名全忠,任命为河中行营招讨副使、宣武节度使,与李克用率领的沙陀兵联合镇压黄巢,迫使义军离开关中。天复元年(901)进封梁王,成为重要的割据势力,长期与李克用父子争夺地盘,占有黄河中下游地区。天祐四年(907)代唐自立,建都于汴(今河南开封),国号梁,史称后梁。后迁都洛阳,被其子朱友珪杀死。 朱温 099 朱温852—912五代时梁建立者,即后梁高祖。一名朱全忠,宋州砀山 (今属安徽)人。902—912年在位。幼孤贫,然性“凶悍无赖”。乾符四年(877)参加黄巢起义军,以战功升为部下大将。黄巢建大齐,初任东南面行营都虞侯。中和二年(882)任同州刺史、同州防御使,同年九月降唐,被任为河中行营招讨副使,赐名全忠。次年,为宣武节度使。中和四年和李克用联兵攻黄巢。天复元年(901)进封梁王,成为割据势力。后与李克用父子长期混战。又曾建立在军士脸上刺字制度。天祐四年 (907)代唐称帝,改名晃,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国号梁,史称后梁。乾化二年 (912) 为其子友珪所杀。 ☚ 黄巢 石敬塘 ☛ 朱温825—912即“后梁太祖”。五代梁王朝创建者(907—912)。宋州砀山(今安徽砀山)人。早年参加黄巢起义军,为大齐政权同州防御使。后叛变投唐,赐名全忠,任唐宣武节度使,与李克用等共同镇压起义军。因功进封梁王,成为藩镇割据势力,与李克用等连年混战,争占地盘,控制唐朝廷,杀昭宗,立李柷(昭宣帝)。天祐四年(907年)废柷自立为帝,改名晃,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国号梁,史称后梁。后被子友珪所杀。 朱温852?~912五代后梁王朝的建立者。即后梁太祖。宋州砀山(今属安徽)人。唐乾符四年(877年)参加黄巢农民起义军。黄巢攻克长安,以朱温为东南面行营先锋使。攻克同州(今陕西大荔)以其任同州防御使。中和三年(883年)朱温降唐,拜左金吾卫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僖宗赐名为全忠。旋拜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四年率诸镇兵击败黄巢于陈州(今河南淮阳)。又与李克用合兵连败黄巢于郾城(今属河南)、王满渡(今河南中牟北)、封丘(今属河南)等地。以功封沛郡王。光启三年(887年),朱温击破秦宗权所遣汴梁军。文德元年(888年),他率众围攻蔡州(今河南汝南),击灭秦宗权。此后,朱温与李克用长期交兵相攻,曾数次围攻太原,不克而返。乾宁四年(897年),击败朱瑄、朱瑾。又南下攻杨行密,败于清口(今江苏清江西)。天复元年(901年)进爵梁王。同年攻克凤翔(今陕西凤翔),击败李茂贞,迎昭宗还都,尽诛宦官。旋迁都洛阳,诛杀大臣,挟持昭宗。天祐四年(907年)篡位自立,改名晃,建立后梁王朝。在位6年。后为其子朱友珪所杀。 朱温 朱温852~912原名朱全忠。唐乾符四年(877)与次兄朱存参加黄巢起义。黄巢建立大齐政权时任州防御使,后叛巢降唐,破巢军,唐昭宗赐名为“全忠”。天复元年(901)晋封为梁王。唐昭宗赐号“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天祐四年(907),杀唐朝末帝李柷,代唐称帝,改名晃,建都汴,国号梁,为后梁太祖。乾化二年,(912)被其子朱友珪惨杀。葬于河南伊阙县,号宣陵。 ☚ 鲁赐 朱友贞 ☛ 朱温852—912又名朱全忠。即后梁太祖。五代梁王朝建立者。公元907—912年在位。宋州砀山(今属安徽)人。小名朱三。少随母寄食于萧县刘崇家。唐乾符四年(公元877年),从黄巢起义,后任起义军同州防御使。中和二年(公元882年),降唐,被任为河中行营招讨副使,赐名全忠。次年,为宣武节度使。中和四年,与李克用等联兵击败黄巢起义军,累官至四镇节度使,封梁王。与李克用父子长期相争,占有黄河中下游地区。天祐四年(公元907年), 代唐称帝,改名晃,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国号梁,史称后梁。开平中,迁都洛阳,据有七十八州。乾化二年(公元912年),为其子友珪所杀。 朱温852—912即朱全忠,后梁太祖。五代梁王朝的建立者。907—912年在位。宋州砀山(今属安徽)人。小名朱三,幼年曾当佣工,后参加黄巢起义军。大齐政权建立,任同州(陕西大荔)防御使。中和二年(882)叛变降唐,僖宗任他为金吾卫大将军,充河中行营招讨副使,赐名全忠。次年,改任宣武军(汴州军号)节度使,积极参予镇压黄巢起义军,并逐步吞并割据中原和河北地区的藩镇。天复元年(901)被封为梁王。同年,率兵入关中,与宰相合谋诛宦官,宦官劫昭宗到凤翔李茂贞处。全忠屡败茂贞,三年,茂贞势蹙,送昭宗回长安,全忠尽诛宦官,并挟持昭宗至洛阳,随即遣人杀之。立其子李祝,又杀宰相独孤损等朝官三十余人。开平元年(907)代唐称帝,国号梁,都汴(河南开封)。称帝前,对发展农业生产较为重视,对唐朝弊政亦有所改革,但他与盘据太原的沙陀贵族李克用父子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战争,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生性残暴,滥行诛戮,荒淫奢侈。乾化二年(912),为其子朱友珪所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