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本经疏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本经疏证

本草类著作。清邹澍(1790—1844)撰。十二卷。附《本草经续疏》六卷,《本经序疏要》八卷。澍字润安,江苏武进 (今常州)人。博览群书,精诗文,通医理,著有 《伤寒通解》、《伤寒金匮方解》、《医经书目》、《医经杂说》等。本书以《本经》为主,《别录》为辅,广取《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方》、《外台秘要》等书中药物,配伍理论,注疏《神农本草经》。凡五十三万余字,其中《本草经疏证》载药一百七十三味,《本经续疏》载药一百四十二味。共载药三百一十五种。对研究《神农本草经》以及古代方剂有一定参考价值。有道光十二年(1832)刻本,咸丰八年(1858)歙县洪氏刊本,同治十二年(1873)友经堂重刻本。

本经疏证

药物学著作。12卷。附《本经续疏》6卷,《本经序疏要》8卷。清·邹澍撰。刊于1832年。本书以分析《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书医方中药物配伍的理论来注疏《神农本草经》。其中《疏证》载药物173种,《续疏》载药142种,共315种。而《本经序疏要》 系将《神农本草经》等书中的“序例”文字,参照古医方的具体应用,以注解、说明的方式编写而成。解放后有排印本。

本经疏证

书名。12卷。附《本经续疏》6卷、《本经序疏要》8卷。清·邹澍撰。刊于1832年。本书是通过分析古医方(张仲景方为主)配伍的理论注释《神农本草经》。其中《疏证》释药173种,《续疏》释药142种,《疏要》系对《神农本草经·序例》的注释。对于各种药物的功效,结合临床辨证予以阐述。今有排印本问世。

本经疏证
主要责任者: 邹澍
责任方式: 撰
出版者: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地: 北京
字数: 285 千字
页码: 1-336
开本: 32
中图分类号: R281.2
语种:中
定价:29.00
出版时间:2013-01
丛书多卷书否:是
丛书名:本草必读丛书
书目简介:本册工具书是本草必读丛书之一,共收录177条词条。
被引频次:36

本经疏证běnjīnɡshūzhènɡ

本草著作。12卷。附《本经续疏》6 卷, 《本经序疏要》8卷。清·邹澍撰。刊于1832 年。该书是用分析古医方(主要是张仲景医方) 中药物配伍的理论以注释《神农本草经》。其中《疏证》释药173 种, 《续疏》释药142 种, 《本经序疏要》系对《神农本草经·序例》的注释。对于各种药物的功效结合临床辨证予以阐述。新中国成立后有排印本。

本经疏证

《本经疏证》

《本经疏证》系本草学著作。二十六卷,包括《本经疏证》12卷、《本经续疏》6卷、《本经序疏要》8卷。清·邹澍撰。其中《本经疏证》撰于1832~1837年(道光十二至十七年),取张仲景所用药173味予以疏解;此后又取常用药142味,撰成《本经续疏》;1840年(道光20年),以病为纲,归类常用药,以便临症检索,又撰《本经序疏要》。
各论诸药先录《本经》、《别录》等书药论作为正文,继引述前人本草介绍的形态等,附列后世药论(以卢子繇、刘若金二氏药论居多)及邹氏自己的解说,以辨析药性及其运用为主。其特点之一是“引证渊博,凡经史子集,释典道藏,泰西域外之书,佐引无遗”。并记载了作者访问民间“村夫圃叟”所得的用药经验。邹氏论药最突出的优点是将《本经》等书所载药性与古方用药结合起来。对张仲景医书用药规律研究入微,一药见于数方,用法之差异,多能仔细推究,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除药性讨论之外,还兼论药物品种,把论病、议方、述药贯穿起来。所以近人谢观认为该书“最为精博”。该书在邹氏殁后(1844年)始刊行,今有五、六种清刊本。建国后上海卫生出版社等于1957、1959年二次排印出版。

☚ 本草纲目拾遗   植物名实图考 ☛
0001362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