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末皆富论
主张发展农业但不偏废商工业,要求农商工三者共同发展的思想。西汉司马迁认为农、工、商、虞 (开发自然资源) 均为人民的衣食之源,“上则富国,下则富家”(《史记·货殖列传》),故不应有所偏废。这已有本末皆富的思想萌芽。东汉末王符又提出农工商各有本末的理论。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汉以后反对抑末者渐多,如清代王源认为:“本宜重,末亦不可轻。”(《平书订·财用下》)近代包世臣认为“夫无农则不食,无工则无用,无商则不给,三者缺一,则人莫能生也。”(《安吴四种》卷七,《说储上篇前序》) 而“本末皆富,则家给人足,猝遇水旱,不能为灾。此千古之宗,而子孙万世之计也。”(《安吴四种》卷二十六,《庚辰杂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