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末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末伦

末伦壮族

流行于广西的靖西、德保、那坡等县。末伦的唱词有七言、五言和三、五、七言混用的三种,押腰脚韵,如靖西县的七字末伦中,第一句的尾字必与第二句的第五字押韵(民间称五顿音);同样,第二句的尾字又与第三句的第五字入韵,其余照此类推,句数可多可少,但必须是双数,直至唱完。韵律新颖别致、独具一格。唱腔由当地民歌发展而来,分靖西上甲末伦调、下甲末伦调和德保北路末伦调、南路末伦调四种,五声音阶宫、徵、羽三种调式。旋律优美,用壮语演唱,为自弹自唱的坐唱形式,伴奏乐器小三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增加了马骨胡等壮族乐器,有时根据内容需要插入道白。末伦脱胎于巫调,已有200余年历史,内容多演唱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如: 《毛红与玉英》、《山伯与英台》等深受群众喜爱。

☚ 甲书   果哈 ☛
末伦

末伦

壮语“modelaenz”,又名“莫伦”、“巫伦”。壮族曲种。是一种坐唱型曲艺,一般单人说唱,自弹三弦伴奏。主要流行于广西靖西、德保两县,亦传及那坡、天等、大新、田阳、田东、龙州等县部份地区。末伦脱胎于民间宗教的巫调。据地方史志记载,壮族地区“俗好巫鬼”,“女巫则遍地皆有”。旧时壮民信巫,并善于运用巫调来唱述故事,叹吟自我,遂发展成为民间的说唱形式。“末”者,“巫”之谐音,“伦”者,叙述和论说(laemh)之意,“末伦”即用巫调来叙述论说;“伦”还有“滚”(laemh)的意思,即不间断地接连唱下去。末伦分两种:一种是靖西县以旧州为中心的下甲地区末伦;一种是以德保县北部地区为中心,包括靖西县上甲地区的末伦。靖西县下甲末伦最具代表性,其曲谱是宫调式,各唱段以“哎”声起腔,用”哎你呀”(或“哎杯呀”“哎侬呀”)结尾;德保县末伦曲谱是羽调式,各唱段以“哎”声起腔,用“哎你呀”(或“哎杯呀”“哎侬呀”)结尾。两种末伦尽管调式不同,但两者都具有叙述性和抒情性,适用说唱古今故事,其旋律流畅、感人;情绪平缓,低沉,适合表现叹、诉、怨的内容,但灵活改变情绪,亦可表现其他内容。末伦有独特的语言结构和韵律,五、七言体,每首句数不限,后句末字押前句腰韵(五言体为三二句式,押第三个字韵,七言为五二句式,押第五个字韵),平仄交叉,形成连环结构。末伦主要反映壮族社会低层百姓的悲欢离合故事,内容有叹悲哀、叹苦楚、叹思念、叹别离、叹婚恋,还有流传变异的汉族故事等。传统曲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毛红和玉音》、《昭君和番》、《孟丽君》、《二度梅》 、《 十朋和玉莲》、《吴终》、《送夫出征》等,新编曲目有《怀念周总理》、《挥泪举旗又长征》、《瓦氏祭旗》、《一担塘泥》等。

☚ 曲艺概述   送夫出征 ☛
0000396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6:2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