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木芙蓉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木芙蓉叶

药名。出《本草纲目》。又名芙蓉花叶、拒霜叶、铁箍散。为锦葵科植物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 的叶。除东北、西北外,广布全国各地。苦、微辛,微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❶治痈疽,疔疮,腮腺炎,流行性感冒,带状疱疹,汤火灼伤、跌打肿痛。捣敷或研末调敷。
❷治肺痈。煎服:15~30g。
❸治阑尾炎。鲜品500g,水煎,一日3~5次分服;另用鲜品适量,加食盐少许捣敷患部。本品含延胡索酸、芸香苷、氨基酸、鞣质、还原糖、黏液质。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对胃癌细胞有一定敏感性。

木芙蓉叶mù fú róng yè

《本草纲目》木部第36卷木芙蓉(16)。药名。
【基原】为锦葵科植物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的叶片。
【别名】拒霜叶(《世医得效方》),芙蓉花叶(《普济方》),铁箍散(《湖南药物志》)。
【性味】辛,平。《本草图经》:“味辛,平,无毒。”
【归经】《玉楸药解》:“入手太阴肺、足厥阴肝经。”
【功用主治】凉血,解毒,消肿,止痛。治痈疽焮肿,缠身蛇丹,烫伤,目赤肿痛,跌打损伤。
❶《本草图经》:“敷贴肿毒。”
❷《滇南本草》:“可箍疮出头。”
❸《玉楸药解》:“清风泄热,凉血消肿。”
❹《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外用接骨。”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调敷或捣敷。

木芙蓉叶mùfúrónɡyè

中药名。出《本草纲目》。别名铁箍散、芙蓉花叶。为锦葵科植物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 的叶。除东北、西北外, 广布全国各地。苦、微辛,平。清热解毒, 消肿止痛。治痈疽、疔疮、带状疱疹、汤火灼伤, 捣敷或研末调敷。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木芙蓉叶

木芙蓉叶

木芙蓉叶,又名拒霜叶。始载于《本草图经》,原名地芙蓉。为锦葵科植物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的叶。原植物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本品味微辛、微苦,性微寒。归肺、肝经。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散瘀止痛。主治痈疡肿毒、腮腺炎、带状疱疹、烧烫伤、目赤肿痛、跌打损伤等证。主要用于阳证痈肿,对其初起者有消散止痛之效;脓已成者用之,可使脓聚而溃; 已溃破者用之,则可促使脓液排出,利于收敛。可单用研末,以蜂蜜或凡士林调敷; 如与大黄、白芷、五倍子等同用,或将鲜叶捣烂取汁,调上述诸药外敷,则疗效更著。若阴疽日久化热,肉腐成脓者,也可用本品治疗。治痄腮,可与夏枯草同研,鸡子清调敷。治带状疱疹,用鲜叶捣烂敷,或用干叶研末调敷。治烧烫伤,与桑叶或侧柏叶同研,蜂蜜或麻油调搽。治目赤肿痛,捣烂贴太阳穴。对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青紫不退者,用之亦能消肿止痛,可配皂角末外敷。
木芙蓉花,亦供药用。其功效与叶相同而略逊,花叶每可同时使用。内服可治肺热久咳及肺痈咳血,有清肺凉血之功,单味或配鱼腥草同煎服,也可以研末蘸百合食之; 若与莲房炭等分为末,米饮调服,可治月经过多。
实验研究: 木芙蓉叶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鞣质、还原糖。花含黄酮甙: 异槲皮甙、金丝桃甙、芸香甙、绣线菊甙、槲皮黄甙和少量蜡梅甙; 还含花色甙,其含量随花的颜色变化而不同,早晨花呈淡黄色时不含花色甙,中午花呈淡红色和傍晚花呈粉红色时含花色甙: 矢车菊素-3,5-二葡萄糖甙、矢车菊素3-芸香糖-5-葡萄糖甙,傍晚的含量为中午的三倍。叶、花煎剂在体外有抑制金葡菌、伤寒杆菌等作用。

☚ 滴水珠   桃叶 ☛
0000301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4: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