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木杆可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木杆可汗?—572南北朝时期突厥汗国可汗。西魏元钦二年(553)即位后,南征高昌王国,北伐柔然,彻底消灭柔然残余势力。拓跋廓三年(556),南征吐谷浑国。北齐河清元年(562)与波斯连兵,共灭哒。后又征服契丹、契骨(黠戛斯),使突厥汗国的疆域东至辽东,西达里海,北过北海(今“贝加尔湖),南抵阿姆河南。北周建德元年(572)卒。 木杆可汗?—572突厥可汗。名俟斤,一名燕尹或燕都。伊利可汗(土门)子。兄科罗死后继立为汗。勇而多智,遂击灭柔然。西魏恭帝三年(556),联合西魏击败吐谷浑。六世纪七十年代与波斯合力击败哒,瓜分其领土,双方以阿姆河为界。将其女嫁与波斯王库斯老一世,突厥势力由是伸至中亚。又东征契丹,北并契骨,国势日强。其辖地东至辽海,西至西海(今里海,一说咸海),南至阿姆河以南, 北至贝加尔湖以北。建牙于都斤山(今鄂尔浑河上游抗爱山东支)。为突厥最盛时期。 木杆可汗 木杆可汗?—572突厥汗国可汗。亦作木扞可汗,或突厥大伊泥温木汗、阿史那木可汗。名俟斤,又名燕尹、燕都,阿史那氏。土门之子。西魏废帝二年 (553)立为可汗。后率兵攻破柔然,迫使邓叔子投奔西魏,移牙帐于都斤山(今杭爱山北山),自诩为漠北游牧民族最高汗权的合法继承人。次年,又与西魏共破吐谷浑。继而东破契丹,北征契骨。与北周友好相处。北周保定三年(563),与波斯萨珊王朝联合攻破哒国, 并瓜分其地。 自此,其疆域东自辽海(今鸭绿江),西至*西海,南起沙漠,北抵*北海,为突厥汗国鼎盛时期。北周建德元年卒。 ☚ 科罗 木扞可汗 ☛ 木杆可汗?~572南北朝时期突厥可汗。名俟斤,又名燕都或燕尹。伊利可汗子。擅长骑射,勇而多智。西魏废帝二年(553年)继任突厥可汗。后击灭柔然,占领蒙古草原。西魏恭帝三年(556年),联合西魏击败吐谷浑。6世纪60年代与波斯合力击败哒,瓜分其领土,双方以阿姆河为界。又嫁女与波斯王库斯老一世,突厥之势力由是伸至中亚。又东逐契丹,北并契骨,威服塞外诸国。其疆域东至辽海(今辽河上游),西至西海(今里海,一说威海),南至阿姆河以南,北到贝加尔湖以北,东西万里,南北约6000里。建汗庭于都斤山(今鄂尔浑河上游杭爱山东支)。拥兵数十万,雄据中国北方,此为突厥最盛时期。 木杆可汗 木杆可汗公元553—572年在位突厥可汗的称号,又译作木汗可汗。本名阿史那俟斤,又译作阿史那燕尹、阿史那燕都。伊利可汗土门和乙息记可汗科罗之弟,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3年),乙息记可汗病死后继位。曾发兵扫清蒙古高原南部的柔然残余势力,又与西魏合兵南征吐谷浑,接着又东征奚、契丹,北征九姓铁勒、契骨(黠戛斯)。又派其弟室点密统领十姓突厥征服塔里木盆地诸国,吞并哒,击败波斯。木杆可汗统治期间,突厥汗国达到鼎盛阶段,其疆域东至辽东,西达西海(里海),北过贝加尔湖,南抵长城和阿姆河以南。为了便于统治,木杆可汗将领土一分为二,自统蒙古高原本部,以室点密为西面可汗,统领金山(阿尔泰山)以西至波斯的广大地面。周武帝建德元年(公元572年)病死。 ☚ 乙息记可汗 佗钵可汗 ☛ 木杆可汗?—572南北朝时突厥汗国可汗。又作木汗可汗、术汗可汗,亦作突厥大伊泥温木汗或阿史那木可汗。名俟斤,又名燕尹、燕都。阿史那氏。突厥汗国创始人※阿史那土门可汗子。西魏废帝二年(553),乙息记可汗科罗卒,嗣立,号木杆可汗。以智勇著称,务于征伐。继位后,率兵破柔然,迫邓叔子逃西魏。恭帝二年(555),西魏为结好突厥,收缚邓叔子以下3千余人,付突厥使者,尽斩于青门外。柔然汗国亡,突厥汗国代之君临漠北,移牙于郁都金山(又作于都斤山,今杭爱山支脉),自诩为漠北游牧民族最高汗权的合法继承者。次年,联兵西魏攻破吐谷浑,虏其主夸吕之妻及大量珍物。与西魏和好关系日增,势力日盛。进而东破契丹,北并契骨(黠戛斯),并于北周保定二年(562)至天和三年(568)与波斯联军破西域大国哒,杀其王。以乌浒水为界,瓜分其地,“威服塞外诸国”(《北史·突厥传》),高昌、焉耆、龟兹、疏勒、于阗及康、安、石等葱岭东西诸城国均归服,其疆域东自辽海(今鸭绿江),西至西海(今里海,一说咸海),南起沙漠,北达北海(今贝加尔湖),五六千里,为突厥鼎盛时期。在位期间,结好北周。在北周、北齐相争中,奉行厚周薄齐政策,屡遣使北周,贡献方物,并以女许武帝宇文邕。保定三年(563),率骑20万(一说10万)与周将杨忠联兵伐齐,次年会攻晋阳(今山西太原),掠获甚众。天和二年(567),遣使罗莫缘送女于周。终其一世,与北周始终保持和好关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