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木户孝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木户孝允1833—1877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政治活动家。生于长州藩(今山口县)荻城的藩医家庭。幼时过继给某藩士,称桂小五郎。1865年改姓木户,名贯治,号松菊。早年修习汉学。1852年到江户(今东京)学习剑术,曾任有备馆舍监。1859年步入政界,1862年参与藩政,为尊王攘夷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两次险遭幕府势力杀害。1865年回归山口,实际执掌藩政,成为倒幕派中心人物之一。1866年代表长州藩与萨摩藩建立倒幕联盟。1868年参与策划推翻江户幕府、建立维新政权的“王政复古”政变。明治初年任太政官(内阁)总裁局顾问,后改任参与、参议等。主持起草《五条誓词》,提议“废藩置县”,确立了中央集权。1871—1873年为副使节巡访考察欧美。赞同君主立宪,主张搞好“内治”再行扩张。1875年任第一届地方官会议议长,兼过文部大臣、内务大臣,1876年任官内府大臣。重视发展教育,强调加强法制。1877年初,病中闻萨摩藩武士率兵叛乱,忧愤而死。一生著述很多,有《木户孝允文书》和《木户孝允遗文集》留世。 木户孝允 木户孝允1833-1877Muhuxiaoyun明治维新时期的政治家。长州藩士出身。号桂菊、木圭等,原姓和田。幼时过继桂家,称桂小五郎,后改准一郎。1825年改姓木户,名贯治。早年曾拜著名民族主义思想家吉田松阴为师,还向斋藤弥九郎学习剑术,向江川英龙学习过西方军事,均有所得。1859年步入政界。1862年赴京都辅佐长州藩主,开始参与藩政,为长州藩制定了“尊王攘夷”的方针。两次险遭幕府势力杀害。1865年得到藩主重用,成为长州藩实力派人物。1866年代表长州藩策划建立了萨长倒幕军事联盟,奠定推翻幕府政府的基础。明治初年,历任政府徵士、总裁局顾问,后任参与、参议,成为政府中实力人物。参与了建国基本方针《五条誓文》的制定。力主“奉还版籍”和“废藩置县”,确立了中央集权的明治政府。和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被后人盛誉为“维新三杰”,是“征韩论”的倡导者之一。1871年任岩仓使团副使出使欧美后转为“内治派”,支持大久保利通击败以西乡隆盛为主的“征韩派”。1874年兼任教育大臣,提出“普及小学教育乃当务之急”。因反对大久保利通出兵台湾而辞去参议职务。翌年复职, 并任第一次地方官会议议长。1876年3月辞去政府职务,改任顾问。1877年病中惊闻西乡隆盛兵变, 感叹“与其病死窗下, 不如捐躯于征途”,企图亲自劝阻西乡,终未酬志而病死,年仅44岁。主要著作见于《木户孝允文书》和《木户孝允日记》。 ☚ 大久保利通 西乡隆盛 ☛ 木户孝允 木户孝允1833—1877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政治家。生于长州荻城一藩医家庭。1859年进入仕途。1865年得到长州藩主重用,力主联合强藩推翻德川幕府,富国强兵,维护民族独立。1866年与西乡隆盛(1827—1877)缔结“萨(幕) 长(州)倒幕联盟”,为全国倒幕运动打下了基础。1868年明治政府成立时,曾任太政官、总裁局顾问、参与等职。建议起草《五条誓文》,为中央集权的天皇制效力。1871—1873年为使节团全权副使,出访欧美10余国,主张结合日本国情学习西方,反对崇洋媚外。1874年兼任教育大臣。次年1月与伊藤博文、大久保利通等人约定,为在日本推行君主立宪制而努力。信奉先富国强兵而后向外扩张的信条,支持侵略朝鲜。史称日本“维新三杰”之一。1877年5月26日病死。 ☚ 大久保利通 伊藤博文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