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 执掌政权的人不赏赐私劳,不惩罚私怨。 这是孔子引周任语用以评价鲁国公族叔孙昭子的话。语出《左传·昭公五年》。 鲁国公族叔孙豹曾逃往齐国,与齐国庚宗地之女私宿而生竖牛。叔孙豹在齐娶国氏女为婚,生孟丙仲壬二子。 叔孙豹归鲁,被立为卿,竖牛自幼由其母送归鲁。孟丙仲壬长大后被迎回鲁国。 竖牛主持家政。竖牛忌妒孟丙仲壬,叔孙豹病,竖牛不与之食,致饿死。竖牛专权,欲立叔孙豹庶子昭子继卿之位,而自己为相。鲁公族季孙氏欲立仲壬,竖牛发难杀死仲壬。 昭子即位后,立即向家众宣告说,竖牛祸乱叔孙氏家族,杀死嫡长子,拥立庶出子为卿,罪莫大焉,必速杀之。竖牛闻风而逃齐,被杀于齐鲁边界。 孔子听到这个消息,赞赏叔孙昭子并未因竖牛拥立自己而肯定他的功劳。引周任之语,把“不赏私劳,不罚私怨”作为“为政者”的一种美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