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题解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②。 气蒸云梦泽,波憾岳阳城③。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④。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⑤。 注释 ①张丞相:即张九龄。 ②“八月”两句:平,指水与岸平。虚,指元气。太清,指天空。 ③“气蒸”两句:云、梦本为二泽,在今湖北省安陆县、云梦县以南,湖南省华容县、岳阳县以北地区,方圆九百里。后来大部分淤成陆地,便合称云梦泽。宋人范致明 《岳阳风土记》 :“孟浩然洞庭诗有‘波撼岳阳城’,盖城据湖东北,湖面百里,常多西南风,夏秋水涨,涛声喧如万鼓,昼夜不息。” ④“欲济”句:想渡洞庭,却无舟楫。暗示欲出仕济世,却无人援引。端居:独处、闲居。耻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 ⑤“坐观”两句:垂钓者,比执政者,指张丞相。徒有,空有。羡鱼情,比喻希望出仕的心情。 赏读 这首诗前半篇写“望洞庭”。首二句写八月洞庭湖,秋水涨满,和岸上几乎接平。远望水天一色,洞庭湖与天空合成完整的一块了。第一句用“八月”点水涨之时,一个“平”字,展现一望无际的湖面,写出洞庭之博大。第二句就映现湖中的天光云影构思,自铸伟词,写苍茫元气,寥廓太空,俱涵湖内,水天混而为一。三、四两句实写湖。“气蒸云梦泽”写出湖的丰厚蓄积,水气蒸腾,弥漫云梦,仿佛广大的沼泽是受湖滋养而繁茂;“波撼”冠在“岳阳城”前,衬出湖的澎湃动荡,风涛汹涌,震撼岳阳。声势壮阔,形象生动,令人目眩神摇。洞庭湖不仅广大,而且充满活力。 接下四句切入主题,点明真正干谒目的。“欲济无舟楫”。字面上上接前句,实为指自己身在山野,想找出路可无人引见的境况。“端居耻圣明”则是在表明心志。太平盛世,无事可作是不甘心的,希望有所作为。此二句是诗人表明心迹之句,说明做隐士非本愿,诗人也向往出仕求官而苦于无门路。接下二句为诗人的要求,也是呼声。以“垂钓者”喻当权者,暗指张九龄。坐而观鱼,空有羡鱼之情,言外之意也想下水打鱼。此句即言心志,又与湖有关,藏而不露,用心良苦。 送诗求仕,本为唐代知识分子的一种习俗。作为干谒诗,此诗写得得体,称颂有分寸,措辞不卑不亢,求引而不露寒乞相;再加上前四句写得绝好,因此掩饰了后边四句本来枯燥的陈述,又委婉地道出了自己的用心,可谓干谒诗中一等文字。 孟浩然的诗,以清旷冲淡见长。这首五律,加之气象峥嵘,意境雄阔,别具一格。“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尤为咏洞庭名句,与杜甫“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并传。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题 解】 孟浩然少时隐居鹿门山,40岁时到长安应进士举,失意而归。《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则是孟浩然失意后游历岳阳时所作。自古不少失意文人在洞庭湖和岳阳楼都留下了咏景抒怀的诗篇,诗人也借助洞庭湖水浩大之势含蓄地表明自己满腹经纶,表达了积极用世的心情。这首诗是孟浩然诗歌中气象较为开阔的一首。 【注释翻译】 鉴赏分析 孟浩然这首五言律诗是其干谒之作,意在引荐、求取入世,但全诗毫无卑躬屈膝之态,不落俗套。全诗寓情于景,寓理于事;写景气象开阔,气势雄浑。 前两联极力描写洞庭湖浩瀚无涯、气蒸荆楚、波撼岳阳的壮观。首联一个“平”字,横向写出水面上涨与湖面相平的烟波浩渺之态;“混”字纵向把浩荡湖水与广阔的天空融为一体,妙趣横生,视野开阔。颔联视线转移,“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由空中写到水面,又由湖水写到岳阳城,形象鲜明、生动。一个“撼”字写尽了其汹涌澎湃、气吞山河之势。这一联对仗工整,词采壮丽。后两联,由眼前景物转向抒情,这才是诗人作此诗的真正用意。诗人面对无垠的湖水,想到自己功名未成,空有一生才华和抱负,却无人引荐,就像想渡洞庭却没有舟船一样。尾联借用典故不露声色地表达了自己求官的意愿和求见的心情,虚实结合,浑然一体,耐人寻味。 全诗运用比兴手法,明写观湖之感、垂钓之人,暗喻仕途抱负,以委婉的语气写出其急切的心情,恳切之情溢于言表。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①,涵虚混太清②。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③。欲济无舟楫④,端居耻圣明⑤。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⑥。 【解题】 此诗题宋本作《岳阳楼》,明代各本作《临洞庭》,一作《临洞庭上张丞相》。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张丞相:指张说。或谓指张九龄,非。张说于开元四年(716)由中书令出为岳州(今湖南岳阳)刺史,开元六年离岳州,岳州即临洞庭。则此诗约作于开元四、五年。诗中前半写洞庭湖景色,颔联景象壮阔,气势雄伟,历来传为名句。后半表示用世情怀,望张丞相汲引,却写得不露痕迹。沈德潜《唐诗别裁》云:“读此诗知襄阳(孟浩然)非甘于隐遁者。”甚是。 【注释】 ①湖水平:指水位很高,与岸齐平。②此句意谓湖面极广,天空都像被包含在里面,水天混而为一。涵:包含。虚:太虚,空间。太清:天空。③二句意谓水气蒸腾,远达云梦泽;波涛汹涌,撼动岳阳城。云梦泽:古泽薮名。说法不一,一说本二泽,一名“云”,一名“梦”,因相近而合称;一说本一泽,省文则单称“云”或“梦”,全称则为“云梦”;江北为“云”,江南为“梦”等等。据《汉书·地理志》等汉魏人记载,云梦泽在南郡华容县(今湖北监利北)南,范围并不很大。晋以后经学家将古云梦泽的范围越说越大,一般都把洞庭湖包括在内,与汉以前记载不符。岳阳城:今属湖南。 ④此句谓欲渡洞庭却无舟楫,比喻想仕宦而无人引荐。济:渡。楫(ji):船桨。⑤此句意谓深居不出则愧对圣明皇帝。端居:深居。⑥二句用《淮南子· 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意,以“垂钓者”喻已入仕的人,以“羡鱼情”喻自己想出仕的愿望,但因无人援引,所以空有出仕愿望而已。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注释】平:平阔。涵虚:包容天地,这里指湖水澄清空明。混:混合。太清: 指天空。气:水汽。蒸:蒸腾。云梦泽:水泽名,一在长江之南,为梦泽, 一在长江之北,为云泽,后淤积为陆地。波:波涛,波浪。撼:摇动。岳阳 楼:在今湖南岳阳,为古岳阳城西门城楼,濒临洞庭湖。济:渡。舟楫 (jí):泛指船只。楫,船桨。端居:安居,闲居。耻:惭愧。圣明:圣明的朝 代。垂钓者:钓鱼的人。喻指张丞相。徒有:空有。羡鱼情:想要做官的 愿望。《淮南子·说林训》:“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大意】八月的洞庭湖,水面平阔,烟波浩渺;湖水澄清空明,与蔚蓝的碧空浑 然一色。湖面水汽蒸腾,笼罩云梦大泽;波涛汹涌澎湃,摇撼着岳阳城 阙。我无人引荐,如想要渡水而无舟楫;我在圣明的朝代闲居安卧,深感 惭愧。今日得见张丞相,我十分钦佩;但我结网无丝,只能临渊羡鱼,顿 增慨叹。
字数:454 何小宛 主编.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27页.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年代:唐代诗人 作者:孟浩然 ←上一篇:宿建德江 下一篇:与诸子登岘山 → 诗词简介: 这首诗是孟浩然晚年之作,即将走完人生旅程的诗人,为始终没能进入仕途一直耿耿于怀,此诗便是作者面对浩阔洞庭千里烟波,对自己身在江湖,心怀魏阙的慨叹。作者以委婉的笔触,把个人的心事苦恼寓于对洞庭湖景物的描写中,诗篇开首四句,大笔泼墨,着意表现洞庭湖的波澜壮阔、浩翰无垠,读来感觉气势雄伟、感情奔放。后四句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诗人巧妙含蓄地表露了自己无路可走,希望有人举荐援引的心迹,一个极想出仕求官,却又矜持自爱的读书人形象跌然纸上。 此诗有两个主题,一是“望洞庭湖”,一是“赠张丞相”,一是山水的咏叹,一是政治的抒怀。从诗作来看,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后四句的抒情从前四句生发而来,情未离景;而前四句的雄浑壮阔之景,又笼罩后四句的政治抒怀。
①“八月”两句写洞庭八月秋水上涨平湖,混茫一片。涵虚:形容湖水弥漫涵容了广阔清空。太清,天空。《文选·左思〈三都赋〉》刘渊注:“太清,谓天也。” ②气蒸:水气弥漫。云梦泽:古代大泽。在今洞庭湖北。云泽在长江北,梦泽在长江南,后来大部分淤为陆地。③岳阳:在洞庭湖东。 ④济:渡水。楫:船橹。 ⑤端居:闲居。圣明:圣明之世。 ⑥“坐观”两句表示愿意出仕,希望得到张九龄的帮助。徒,空。羡鱼情,《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张衡《归田赋》: “游都邑以永久,无明路以佐时。徒临川而羡鱼,俟河清乎未期。” 【集评】 唐·皮日休:“先生则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此与古人争胜于毫厘也,称是者众,不可悉烦”(《文苑英华》卷八二六) 宋·曾季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亦自雄壮。”(《艇斋诗话》) 明·杨慎:“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虽律也,而含古意,皆起句之妙,可以为法。”(《升庵诗话》卷二) 清·沈德潜:“起法高浑,三四雄阔,足与题称。”(《唐诗别裁集》卷九) 【点评】 唐诗篇名。五律。孟浩然作。见《孟浩然集》卷三。题一作《临洞庭》,又作《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作年和张丞相系何人众说不一,有人认为是开元二十五年(737)秋赠当时已贬为荆州长史的张九龄的:“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前四句描绘洞庭湖的壮观,后四句抒写渴望出仕和得到对方援引的心情。此为干谒诗,但托兴于观湖,写得委婉含蓄,不露痕迹。沈德潜评曰:“起法高浑,三四雄阔,足与题称。”“读此诗知襄阳非甘于隐遁者。语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意外望张公之接引也。”(《唐诗别裁》卷九)诗中“气蒸云梦泽”一联,描写洞庭湖壮阔的景象和雄伟的气势入神,与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同为咏洞庭的名句。方回云:“予登岳阳楼,此诗大书左序毬门壁间,右书杜诗,后人自不敢复题也。刘长卿有句云:‘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世不甚传,他可知也。”(《瀛奎律髓》卷二三)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释】 1.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境内,为湖南众水之汇,周围八九百里,有东、西两道与长江相通。张丞相:指张九龄,唐代政治家、诗人。累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2.涵:涵蓄。虚:太虚,指天。孙绰《游天台山赋》:“太虚辽阔而无阂。”李善注:“太虚,谓天也。”太清,指天。左思《吴都赋》:“鲁阳挥戈而高麾,回曜灵于太清。”刘渊林注:“太清,谓天也。” 3.云梦泽:古泽薮名。《周礼·夏官·职方》:“荆州,其泽薮日云梦。”本在今湖北省境内,分跨长江南北。东北为云,江南为梦,面积广八九百里。后世淤积成陆地,遂并称之曰云梦。岳阳城,今湖南省岳阳市,在洞庭湖东北。 4.端居:平居。此处指隐居。圣明:旧时对皇帝的颂辞。此处指因皇帝圣明而出现的清平盛世。5.坐观垂钓者:典出《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此二句言自己空有出仕从政之心,而无法实现此一愿望,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和希望能有人加以荐引之心情。 【译】 八月的湖水涨满,几与四岸齐平, 无涯无端,似将万里长天包容。 水气蒸蒸,笼罩了这古老的大泽云梦, 波光粼粼,雄浑的气势撼动了岳阳古城。 我想要涉河渡水,却没有舟帆载乘, 若要闲居端坐,对不起这盛世清明。 只好坐下来观看那些垂钓之人, 空怀着实现理想的激情。 【评】 此诗题有两个主题,一是“望洞庭湖”,一是“赠张丞相”,一是山水的咏叹,一是政治的抒怀。从诗作来看,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后四句的抒情从前四句生发而来,情未离景;而前四句的雄浑壮阔之景,又笼罩后四句的政治抒怀。 明人杨慎评首联“虽律也,而含古意,皆起句之妙,可以为法”(《升庵诗话》卷二);宋人曾季狸评颔联“亦自雄壮”,可参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