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朗格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朗个5197怎么;如何。西南官话。四川永川、南充、内江、万县、黔江。◇ 巴金《兄与弟》:「你不偷我的毯子,老子~会怪你!」李劼人《大波》第一部第八章:「我们才不散会哩!到底~搞起的嘛!」也作「朗格」:陈纪滢《华夏八年》:「~的?怕啥子?」

朗格1828—1875Friedrich Albert Lange

德国哲学家,早期新康德主义的代表。以生理学唯心主义立场来论证和发挥康德的哲学,认为人的认识并不是外界事物的反映,而是由人的生理组织构造决定的。康德的“自在之物”只不过是一个人类永远也不可能达到的“极限概念”,而不是实际存在的东西。主张社会改良主义,认为人类的天职在于创造一个伦理的理想世界,反对暴力革命论。他的学说对第二国际的伯恩斯坦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著作有《论工人问题》、《唯物主义史》、《逻辑论文集》等。

朗格

朗格1828—1875Lange,Friedrich Albert

19世纪中叶德国著名哲学家,新康德主义早期主要代表。1828年出生于图林根附近一个新教神学教授家庭,曾受教于苏黎世大学和波恩大学。1851年起在波恩大学和杜伊斯堡文科学校任教,讲授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唯物主义史等。1861年投身于政治活动并参加工人运动,做过多年报社编辑。晚年任教于马堡大学,以讲授席勒的哲理诗自慰。
朗格的主要哲学观点是认识论中的生理决定论。他认为,感官生理学的发展证实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古老箴言。世界作为我们的表象,是由人的生理组织决定的。唯物主义只适用于感性经验领域,对于人的认识活动来说,自在之物不过是一个限界概念,正如对鱼的活动来说,池岸是一个极限一样。
朗格把唯物主义同庸俗唯物论的物质享乐主义混为一谈,这导致他在伦理观上对唯物主义做了许多不适当的指责。他认为人类的理想世界先天地植根于人的生理组织之内,要达到这一符合人类共同利益的道德理想,就要实现社会主义。但他反对暴力革命的理论,主张走社会改良主义的道路。朗格的伦理社会主义思想对后来新康德主义的马堡学派、西南学派以及第二国际的伯恩施坦都有重要影响。
主要著作:《论工人问题》(1865)、《唯物主义史及对其当前意义的批判》(上、下卷,1866, 1875)、《穆勒对社会问题的看法》(1866)、《逻辑学研究》(1877)。

☚ 新康德主义   赫尔姆霍茨 ☛
朗格

朗格

朗格(Long,C.W.1815~1878),十九世纪美国乡村医师。1839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Pennsylvania)大学,遵照父亲意见,在乔治亚州 (Georgia)偏僻的杰斐逊(Jefferson)小镇任外科开业医师。在1842~1845年间他已应用乙醚麻醉施行了背部肿瘤摘除及两例断肢手术,是最早应用乙醚麻醉于外科者。
朗格医术精湛,知识渊博,为杰斐逊镇的居民所尊重。当时美国流行有关通俗科学的地方巡回讲演会,会上有人讲到一氧化氮吸入后的感觉非常愉快,因而命名为“笑气”的故事,建议朗格为他们制造笑气的试验,当时朗格因无此设备,遂用乙醚作试验而获得满意的效果。被称之为“乙醚游戏”。朗格从乙醚吸入后能抑制疼痛感获得启发,于1842年3月30日试用于颈背囊肿的切除手术,术中患者全无疼痛。朗格使用乙醚麻醉于外科手术的报道刊出于《南方医学和外科杂志》(1849.12)。朗格因脑溢血于1878年逝世。世人为肯定他在麻醉学上的贡献,于其塑象前铭曰:“硫酸乙醚麻醉的发明者。”

☚ 翁德利希   浅田宗伯 ☛
朗格

朗格1834—1900Carl Georg Lange

丹麦医生、生理学家。生于沃丁堡。1859年获哥本哈根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885年在《论情绪》一书中提出情绪的外周说,即情绪的发生与内脏变化有关,是对循环系统活动的知觉。这一学说与1884年詹姆斯提出的情绪学说基本一致,故后人称之为詹姆斯-朗格情绪学说。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关于情绪生理机制的学说。著作还有《对感官快乐生理学的贡献》(1889年)。

☚ 冯特   海林 ☛
0000079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8: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