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朕zhèn

我。從秦始皇起,爲皇帝專用的自稱。《漢書》司馬相如《上林賦》:“朕以覽聽馀閒,無事棄日。”

朕zhèn

我,自称。秦始皇以后专用为皇帝的自称。《大雅·抑》六章:“莫扪朕舌,言不可逝矣!”《尔雅·释诂》:“朕,身也。”犹言“我”,“本人”。郑《笺》:“今人无持我舌者,而自听恣也。教令一往行于下,其过误可得而已之乎?”朱熹《集传》: “扪,持。逝,去。言不可轻易其言,盖无人为我执持其舌者,故言语由己,易致差失,常当执守,不可放去也。”《大雅·韩奕》一章:“缵戎祖考,无废朕命!”郑《笺》:“朕,我也。我之所命者,勿改易不行。”《周颂·访落》一章:“於乎悠哉,朕未有艾。”郑《笺》: “成王始即政,自以承圣父之业,惧不能遵其道德,故于庙中与群臣谋,我始即政之事。群臣曰,当循是明德之考所施行。故答之以谦曰:‘於乎远哉,我于是未有数。’ 言远不可及也。”悠,远。艾,数。

☚ 胶胶   "> ☛

读音zh·en(ˋ),为en韵目,属en—in—un—ün韵部。直稔切,上,寝韵。
❶秦以前泛指“我”或“我的”。
❷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❸先兆;朕兆。

上一条: 下一条:

朕振zhēn

代词。表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例:我~不对,那(nēi)不对,就你对!
❍ 整天在背后,说我~长那短的,诼我的(wǒ),(zǎ)我的泡子!
《尔雅》:“朕,我也。”郭璞注:“古者贵贱皆曰称朕。”

{}5006炖。闽语。福建厦门〖〗。压物使沉下水里。粤语。广东阳江〖〗。股。粤语。广东阳江〖〗。一~气味。广东广州〖〗。一~𡃴一股味儿。阵。粤语。广东广州〖〗。一~风。

朕zhen

❶第一人称代词,我。屈原《离骚》:“~皇考曰伯庸。”(皇考:对亡父的尊称。曰:叫做。)
❷皇帝的自称。《史记·孝文本纪》:“天下治乱,在~一人。”

朕zhèn

秦以前指“我”“我的”;从秦始皇开始专为皇帝的自称,沿用到清末。

❶我;我的。秦始皇以后的封建社会中专用作皇帝自称:~即国家。
❷预兆;事物变化的苗头:~兆。

朕zhèn

❶ 代词,表示第一人称,秦以前不论尊卑都可以自称朕,从秦始皇起专用做皇帝的自称。
❷ 征兆,先兆:朕兆。

(7次) 犹我。古代无论尊卑均自称“朕”,秦以后成为帝王自称的专用词。~皇考曰伯庸回~车以复路兮 哀~时之不当怀~情而不发兮《离》 敖~辞而不听《章·抽》 固~形之不服兮《章·思》~幼清以廉洁兮《魂》

朕zhèn

❶我的。《离骚》有:“朕皇考曰伯庸”、“回朕车以复路兮”,“朕皇考”意即我的皇考,“朕车”即我的车。
❷我。蔡邕《独断》曰:“朕,我也。古者尊卑共之,贵贱不嫌。至秦天子独以为称。”《招魂》:“朕幼清以廉洁兮。”王逸注:“朕,我也。”

朕zhèn

我也。《詩經·大雅·韓奕》: “王親命之,纘戎祖考,無廢朕命,夙夜匪解,虔共爾位。” 鄭玄箋:“朕,我也。”

朕zhèn

〖代词〗
古人自称之词。从秦始皇起,专用为皇帝的自称(11)。《高帝求贤诏》:使明知朕意。——让他明确地知道我的心意。《文帝议佐百姓诏》:朕甚忧之。——我很为此担忧。《张益州画像记》:朕志自定。——我的主意已经拿定。

朕zhèn

❶ 第一人称代词,我。《楚辞·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皇考曰伯庸。”(皇考:父亲。)
❷ 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为皇帝自称。《史记·秦始皇本纪》:“天子自称曰~。”梁启超《谭嗣同传》:“皇上召见杨锐,遂赠衣带诏,有~位几不保,命康与四卿及同志速设法筹救之诏。”
❸ 征兆,形迹。《庄子·应帝王》:“体尽无穷,而游无~。”《抱朴子·塞难》:“机兆之未~,我能先觉之。”

*zhen

EBDE
❶先兆,预兆:~兆/~迹。
❷皇帝自称。在秦始皇以前,一般人也自称朕。

我(~的;~家;我身) 吾(~当;吾侬) 余(伊余) 咱 俺 伲 侬(侬家) 民 昝 予 某 朕(朕躬) 卬 个人 本人 吾人阿阳
本人和家庭:身家
旧日的我:故我
过去的我:故吾
我们:咱(咱们) 俺(俺们) 伲 吾曹吾等 我每 某们
我等,我们:某等 我辈 吾徒 吾侪

☚ 你   自己 ☛

皇帝

皇帝

皇(皇王;皇极;皇辟;皇枢;皇灵) 上(太上) 帝 王
天子,皇帝:天辟
皇帝和太后:帝后 日月
封建帝后自谦之词:眇身
指皇帝:朝家 禾绢 当宁 耀灵 宸景鼎湖 邃旒 韬旒 圣神 云骖 辇毂 圣躬 天造 大驾 元龙 极星 国家 官里 高准 高旻 髯龙 龙服 龙象 云骖 黄中 黄后 衣黄人 衮龙袍 真龙天子
借指皇帝或皇后:圣驾
皇帝的代称:扆旒 圣明 圣朝 乘舆 御驾
皇帝之称:圣国
旧时对皇帝的称呼:官家
臣民对皇帝的称呼:皇上
臣下对皇帝的称呼:皇爷
对皇帝的敬称:宸造
唐代宫中对皇帝的敬称:宅家
对皇帝的尊称:圣皇 圣宸 渊圣 陛下
君主时代对在位皇帝的尊称:圣上
对当代皇帝的尊称:圣主 圣君 圣后圣帝
皇帝自称:
古代称刚死而尚未定谥号的皇帝、皇后:大行
与皇帝有关的:御(~众;~览) 圣(~旨;~驾) 龙(~颜;~体;~床;~准;~墀;~旟;~骥;~服;~象;~驭;~扆;鸾~;髯~;真~;飞~;轩~;天~;六~;衮~袍)
(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号:皇帝)

☚ 皇帝   各种皇帝 ☛

预兆

预兆

朕(朕兆) 眹(眹兆) 端 机(机兆) 先兆 前兆 谶兆 萌兆 苗头 几先 几危 几微 预征
事前出现征兆:商羊鼓舞
某种事物发生之前出现某种征兆:月晕而风 月晕知风
下雨的预兆:舞商
事物的因由、端绪、预兆:苗(祸~)
吉凶的预兆:祥(禨祥) 符效 祲兆
获利或得胜的预兆:彩头 利市(发个~)
隐士将被起用的预兆:非熊兆
兵灾的预兆:血祥
占卜所得的预兆:课兆
事情将会发生的先兆:月晕础润
将要发生战乱等灾祸的预兆:贯日白虹 干日白虹
将来要应验的预言预兆:
邪恶的萌兆:奸由 奸萌 奸渐
人死的预兆:梦白鸡
(预先显露出的迹象:预兆)

☚ 征兆   生儿女的征兆 ☛

〖朕〗 粵 zam6〔自賃切〕普 zhèn

❶ 人稱代詞,我,我的。許慎《說文解字》:「〜,我也。」屈原《楚辭.離騷》:「〜皇考曰伯庸。」(皇考:對遠祖的尊稱。)
❷ 人稱代詞,秦始皇以後皇帝的專用自稱,相當於「我」。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天子自稱曰『〜』。」

皇帝的自称。秦以前为君臣自称。秦以后为皇帝专用。《资治通鉴·秦纪二》: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 ‘皇帝’,命为 ‘制’,令为‘诏’,自称曰 ‘朕’。”胡三省注:“古者君臣之间通称曰朕; 自秦定制,唯天子独称之。”

☚ 赵   正户 ☛

❶古人的自称。秦以前,人人皆可自称朕。《尔雅·释诂》:“朕,身也。”郭璞注:“今人亦自呼为身。”《离骚》:“朕皇考曰伯庸。”
❷皇帝的自称。自秦始皇统一之后,规定皇帝自称曰朕,后历代沿袭,成为皇帝自称的专用称谓。《史记·秦始皇本纪》: “天子自称曰朕。”《称谓录》卷九《天子自称》引蔡邕注曰:“朕,我也。古者上下共称之,至秦然后天子独以为称。”有时太后听政时亦自称朕。《后汉书·和殇帝纪》:“皇太后诏曰:‘今皇帝以年幼,茕茕在疚,朕且佐助听政。’”

☚ 圣上   君王 ☛

上古自称为朕,无贵贱之分。秦始皇始定为皇帝的自称。《尔雅·释诂》: “朕,我也。”郭璞注:“古者贵贱皆自称朕。”邢昺疏: “秦始皇二十六年,定为至尊之称,汉因不改,以迄今。”《史记·秦始皇本纪》: “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 ‘泰皇’,命为‘制’,令为 ‘诏’,天子自称谓 ‘朕’。”从此,这个称呼便为皇帝所专用。

☚ 圣上   孤 ☛

朕zhen

第一个称代词,秦以前,可指代普通人,自秦始皇起专用于皇帝自称。相当于“我”“我的”等。如:❶象曰:“谟盖都君,咸我绩。牛羊,父母;仓廪,父母;干戈,朕;琴,朕;弤(di),朕;二嫂,使治朕栖。”(《孟子·万章上》“朕”句:象说:“谋害都君都是我的功劳。牛羊,〔归〕父母;仓禀,〔归〕父母;干戈,〔归〕我;琴,〔归〕我,弤弓,〔归〕我;两位嫂嫂,让他们照料我歇息。”)
❷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秦始皇本纪》“朕”句:我是第一代皇帝,后代按数计算,二世三世一直到万世,无穷无尽地传下去。)
❸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后汉书·章帝纪》“朕”句:特此公布告知天下,使明确了解我的意图。)

☚ 真   正 ☛

朕zhèn

Ⅰ  [书] (先兆; 朕兆) sign; omen; portent Ⅱ (秦以前泛指“我的”或“我”, 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自称) I; my; the sovereign; we (used by a royal person in proclamations instead of I)
◆朕兆 sign; omen; portent

朕zhen

I,the sovereign

朕zhèn

 古人的自称,即"我",无论官民贵贱,皆可自称"朕"。屈原《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皋陶与舜谈话时,也自称朕。自秦始皇开始,"朕"成了皇帝专用的自称,其他人则不许称朕。《史记·秦始皇本纪》:"命曰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注:"《集解》蔡邕曰:朕,我也。古者上下共称之,贵贱不嫌,则可以同号之义也。"其后,自汉至清,历代皇帝皆自称朕,"朕"为皇帝专用的"自称"。

朕zhèn

(甲) (篆)
会意字,甲骨文左边并不是“月亮”的“月”,而是“舟”(与“前”、“俞”等相同),右边是双手举着划船的橹。小篆改为“关”(“送”省),本意是自己努力摇橹,使船前进,引申为第一人称代词。《说文》:“朕,我也。”蔡邕说:“朕,古者,上下共称。”如《离骚》中屈原说:“朕皇考曰伯庸。”秦始皇26年,始皇把这个第一人称据为己有,以后只有皇帝才可自称为“朕”。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sheng
阳平:塍(田塍)
去声:勝(简化为“胜”,胜利)
téng
腾(腾飞)
滕(姓氏)
藤(瓜藤李下)
誊(誊印)
相关链接
1.“腾”可作会意字理解。意为船到岸边,舍船骑马。
2.“媵”(yìng),舟、送、女三字会意。可理解为随船而行的女子。《尔雅》:“媵,送也。”“古者嫁女,必娣姪从之,谓之媵。”(《仪礼·士昏礼》注)

朕zhèn

10画 月部 
(1) 古代的第一人称代词。秦代以前泛指说话人自己,相当于“我”“我的”,从秦始皇开始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2) 〈书〉 征兆;预兆: ~兆。

朕()


甲骨文合集3413,殷
□亥卜, 王, 余[令]……㞢正朕隹……

朕女觚,殷周金文集成6879,殷
朕女。

朕作父癸觶,殷周金文集成6475,西周早期
(朕)乍(作)父癸(尊)彝。

小臣傳簋,殷周金文集成4206,西周早期
用乍(作)朕考日甲寶。

豆閉簋,殷周金文集成4276,西周中期
用乍(作)朕文考釐弔(叔)寶𣪕(簋)。

此鼎,殷周金文集成2821,西周晚期
用乍(作)(朕)皇考癸公(尊)鼎。

鄧公簋,殷周金文集成3776,西周晚期
𤼷(鄧)公乍(作)䧹(應)(嫚)𣬈朕(媵)𣪕(簋)。

□叔買簋,殷周金文集成4129,西周晚期
𠀠(其)用追孝于朕皇且(祖)啻(帝)考。

魯伯愈父匜,殷周金文集成10244,西周晚期
魯白(伯)愈父乍(作)鼄(邾)(姬)朕(媵)(盨)也(匜)。

頌簋蓋,殷周金文集成4338,西周晚期
用乍(作)朕皇考龏弔(叔)皇母龏(姒)寶(尊)𣪕(簋)。

陳侯壺,殷周金文集成9633,春秋早期
敶(陳)𥎦(侯)乍(作)嬀(櫓)朕(媵)壺。

齊侯盂,殷周金文集成10318,春秋晚期
(齊)𥎦(侯)乍(作)朕(媵)子中(仲)姜寶盂。

秦公鎛,殷周金文集成269,春秋
余𡖊(夙)夕虔敬朕祀。

紀伯父盤,殷周金文集成10081,春秋
㠱(紀)白(伯)()父朕(媵)姜無(姬)般(盤)。

中山王鼎,殷周金文集成2840,戰國晚期
天降休命于朕邦。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彭祖8,戰國
朕𡥝(幼)不(敏), 既得昏(聞)道, 𢖶(恐)弗能守。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用曰10,戰國
言在家室,而莫(執)朕(舌)。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西漢
天子之地方千里,諸侯百里,所以朕合之也。

孔羨碑,三國魏
朕甚閔焉。

慈慶墓誌,北魏
並復東華兆建之日,朕躬誕育之初,每被恩敕,委付侍守。

盧知宗墓誌,唐
孰留朕跡。
《説文》: “朕,我也。闕。”
形聲字。初文爲 “灷”,字从廾持物填縫隙。舟之縫隙最需要填,故後遂加舟旁(季旭昇説)。裘錫圭以爲初文“灷”从廾捧針,針亦聲。
許慎訓爲施身自謂之“我”,“我”是語言中的虚詞,凡虚詞均假借它字表示,“朕”之訓“我”也是假借,並非其本義。李孝定認爲“朕”象兩手捧器釁舟之形,引申之,兆璺謂之“朕”。其説亦可參。

☚ 艫   般 ☛

(zhèn)

我也。从舟已於我義不協,“灷”字又《説文》所無。《玉篇》“灷,主倦切,火種也”,聲義皆不協。鐘鼎文作,亦不可解。

朕ring

[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 ,我也。 闕。(八篇下)
《考工記》朕之意義為縫隙,象雙手持工具以填塞船板間之縫隙。

☚ 灷   里 ☛
0000010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6: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