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话即长,无话即短有话就多说,没话就少说。原为旧时说书或写章回小说常用语。常用来作为一件事告一段落后再说下去的开头话。元末明初·施耐庵、罗贯中《水浒全传》第二十四回:“有话即长,无话即短,不觉过了一月有余,看看十二月天气,连日朔风紧起,四下里彤云密布,又早纷纷扬扬下了一天大雪来。”郭沫若《关于文风问题》:“文章总是‘有话即长,无话则短’,要说的东西多,就长一点;说的东西不多,就短一点。我是喜欢短文章的,但我也并不反对长文章。” 有话即长,无话即短指有要说的事情就多说几句,没什么要说的事情就少说几句。 也作 ❶ 有话即长,无辞即短。 ❷ 有话则长,无话即短。 ❸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❹ 有话便长,无话便短。 有话即长,无话即短即: 就。指说话要注意详略得当,有必要就多说,没必要就少说。 有话即长,无话即短yǒu huà jí chánɡ, wú huà jí duǎn❶ 原为古代“说话”艺人的习语。 ❷ 后泛指说话或行文要根据材料或内容的多少来确定长短。也作“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有话即长,无话即短yǒuhuàjícháng,wúhuàjíduǎn〔其他〕 旧时艺人在说唱中的习用语,谓故事内容有必要多说的就讲得详细,否则就从简。后泛指有材料、有内容就可多写多说,否则就少写少说。《水浒传》114回:“~。且说中路大队军兵前队关胜,直哨到东新桥,不见一个南军。” △ 用于说唱或写作方面。 也作“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有话即长,无话即短话: 指事。有事就说得长一点,没事就说得短一点。说书人、小说家等省略时的常用套语。意谓说故事写书该详则详,当略则略。《水浒全传》二四: ~。不觉过了一月有余,看看是十一月天气。《警世通言》二八: ~。不觉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又在王主人家住了半年之上。《活地狱》三五: ~,转眼已是初一,差人也不曾回来。 ◉【有话即长,无辞即短】《万花楼杨包狄演义》二七: 书中~。当下狄钦差与张忠、李义三人回至营中,众将士纷纷跪接进。 ◉【有话则长,无话即短】《三春梦》三三: 自此众英雄住在朱吏部府内安顿。俗云: ~。按下未表。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九命奇冤》三: ~,转瞬腊尽春回,陈大人由京中寄了信来,说是诸事办妥。 ◉【有话便长,无话便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六〇: 凡做小说的有一句老话,是~。等到继之查察了长江、苏、杭一带回来,已是十月初旬了。《官场现形记》六: ~。且说三荷包自从和他哥讲和之后,但九江府一注买卖,他自己就弄到几百两。 ◉【有话即长,无话便短】《飞龙全传》四二: 正是~,行了多日,看看离东京不远。 ◉【有话即长,无事便短】《飞龙全传》五: 正是~。匡胤在那庄间,不觉过了四月有余。 ◉【有事即长,无事即短】《青楼梦》二九: ~。到了闰端阳,挹香备了画舫,邀集众美复往虎丘。 ◉【有事便长,无事便短】《官场现形记》一: ~。看看日子,一天近似一天,赵家一门大小,日夜忙碌,早已弄得筋疲力尽,人仰马翻。 ◉【有事话长,无事话短】《九命奇冤》二八: ~。光阴荏苒,不觉过了月余。 ◉【有事便话长,无事便话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九: 大凡记事的文章,~,不知不觉,又过了七八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