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有计划商品经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有计划商品经济 有计划商品经济指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形式,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它表明社会主义经济不仅具有计划经济的本质属性而且具有商品经济的内在属性。毛泽东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不仅不能取消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相反还要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党的八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在毛泽东主持下制定的《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有计划地进行的,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无政府状态进行的。商品生产同资本主义相联系,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商品生产同社会主义相联系,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这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经济的科学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主要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它消除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化生产与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形成了全社会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使得整个国民经济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既需要也有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统一的计划管理,因而必然是计划经济。然而社会主义经济也内在地具有商品经济的属性。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以后,社会分工仍在不断发展,仍然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即使在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企业具有经济上的相对独立性,企业之间存在利益上的差别,所以,在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也还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因此,社会主义经济仍然内在地具有商品经济的属性,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只有充分发展商品经济,才能把经济真正搞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商品经济,又必须有计划的指导、调节和必要的行政管理。所以,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统一的,两者统一的现实基础是社会主义的公有制。这种统一性集中表现为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运用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要求,而在全社会范围内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则是计划经济的要求。历史经验充分证明,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把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把计划经济等同于指令性计划,影响搞活企业,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不应排斥商品经济和运用价值规律,否则,计划经济便会是低效率,没有活力的经济。计划经济最主要的任务,是自觉地经常地保持经济发展的比例性,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扩大对指导性计划的运用,这不仅不是对计划经济的否定,而且会更加丰富计划经济的内容,更有效地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在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的问题上,社会主义经济同资本主义经济的区别,不在于商品经济是否存在和价值规律是否发挥作用,而在于所有制的不同,在于剥削阶级是否存在,在于劳动人民是否当家作主,在于为什么样的生产目的服务,在于能否在全社会的规模上自觉地运用价值规律,还在于商品关系的范围不同。要破除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经济的科学概括,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依据。 ☚ 计划经济 双重体制 ☛ 有计划商品经济 有计划商品经济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对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进行计划调节的社会主义经济。由于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建立在还不十分发达的生产力的基础上,因此社会经济中存在着全社会范围内按计划分配社会总劳动和社会劳动无法直接计算而必须借助“价值”来间接计算这两种客观必然性。这使社会主义经济兼有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内在属性,是在计划指导下的商品经济,或者说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上的计划经济。《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指出: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在国家的宏观经济决策和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中都尊重价值规律的作用,逐步形成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的调控模式,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双重功能,对社会经济运行进行调控。这样,既能促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又能促使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避免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那样的经济危机和无政府状态,保证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生气蓬勃地健康发展。 ☚ 产品经济 商品交换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