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磷中毒护理
有机磷是毒性较强的农药,容易引起中毒。中毒途径可由消化道吸收,严重者数分钟内即出现症状,如不及时抢救可在短时间内死亡。也可由呼吸道吸入或经皮肤吸收,多见于生产工人或接触者,一般在3~10小时内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急性中毒可分为轻、中、重三种。轻度中毒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闷、视力模糊、多汗;中度中毒合并有肌束震颤,瞳孔缩小,流涎,呼吸困难及神志模糊;重症中毒则瞳孔缩小如针尖、肺水肿、紫绀、呼吸极度困难、大小便失禁、昏迷。慢性中毒症状较轻,部分病人可有肌颤和瞳孔缩小。有机磷中毒病人进到急诊室,由其呼气、呕吐物及污染衣服的特殊蒜臭味和病人特殊的临床表现易于明确诊断。
经消化道吸收而中毒者须立即清洗胃肠道; 体表有沾污者,则应立即清洗以防止其再吸收。脱去污衣,皮肤用2%温碳酸氢钠液或清水彻底洗净。眼睛如沾染药液可用生理盐水冲洗。洗胃是抢救经口食入中毒的重要措施。洗胃选用粗胃管,常用22号,胃管插入后先吸出胃内容物,然后用2~3%碳酸氢钠液或清水反复洗胃,力求彻底,至洗出液无味、无残渣为止。严重中毒如因喉头或贲门痉挛插管失败者,可行胃造瘘洗胃。经彻底洗胃后,多数病人能转危为安。注意“1605”中毒,禁用高锰酸钾洗胃,因其氧化作用可使毒性更加强烈;敌百虫中毒禁用碳酸氢钠液洗胃,因毒性可因之增强10倍。洗胃要用温水,如过凉易刺激胃蠕动,使毒物进入肠腔;而过热则加速毒物吸收。每次灌入量约为500ml,过少不易冲洗彻底,过多可驱使毒物流入小肠。灌入量与抽出量约相等,洗胃溶液总量需要10,000~20,000ml。洗胃时严防溶液反流入气管引起窒息。有时经大量灌洗,洗出液仍有味,可能是毒物自十二指肠反流,应再次灌洗。洗胃后灌入万能解毒剂20g,然后注入5%硫酸镁50~60ml导泻。建立静脉通路后,将10%葡萄糖500ml加解磷定1~2g自静脉滴入,静注阿托品5~10mg。阿托品是对抗有机磷的首选药物,对已吸入血中的敌敌畏起解毒作用,药量要用足,使达到阿托品化。病人好转后逐渐减量至停用。
一般护理 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皮肤颜色、出汗情况及神志变化等。加强皮肤、粘膜、口腔护理,预防褥疮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经洗胃和催吐的病人,禁食一天,给氢氧化铝凝胶口服,以保护消化道粘膜。开始给流质食物,逐渐改为半流、普食。病人因毒物刺激和应用大量阿托品而发高热,可给解热剂或行物理降温。呼吸系统护理 对中、重度中毒病人应及早防止肺水肿。使病人安静休息,及时吸氧、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严格控制输液量和输液速度(每分钟40滴),给雾化吸入以改善通气功能和预防感染。若出现肺水肿,可给强心剂、呼吸兴奋剂、肾上腺素及脱水药物等,禁用吗啡。记录出入量,防止水、电解质紊乱。如有大量泡沫痰,可使用抗泡沫剂(75%酒精或10%硅酮加入氧气湿化瓶中)。若发生呼吸道阻塞、呼吸衰竭或呼吸肌麻痹应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并使用人工呼吸机加压给氧,以改善呼吸状态。
神经精神系统护理 昏迷病人按昏迷常规护理。对中、重度中毒病人要密切观察,预防中毒性脑水肿的发生。当病人出现躁动、抽搐,须立即报告医师。加强安全保护: 除去义齿,备好开口器和舌钳等,必要时加床挡或系安全带。若出现脑水肿,按中毒性脑水肿护理,头部置冰袋、冰帽,尽量少移动病人,翻身的动作要轻,避免促使脑疝形成的各种因素。如有迟发性神经综合征,早期可行按摩、针灸、理疗,行被动活动,四肢保持功能位置,以防止肌萎缩和畸形。病情好转后鼓励和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参加适当的生活劳动以促进功能恢复。若出现精神症状时要加强精神和生活护理,防止发生意外。
泌尿系统护理 有机磷中毒病人多并发尿潴留。可采用针灸、按摩挤压法协助排尿,必要时行导尿术。放留置尿管时要妥善固定,以防因躁动而脱出。注意无菌技术,防止尿路感染。
解毒药物的应用 有机磷中毒的解毒药有抗胆碱能和胆碱酯酶复能剂两大类。常用的抗胆碱能药物有: 阿托品、654-2、东莨菪碱,其中阿托品疗效肯定,但作为解毒药用量较大,故应注意观察阿托品化征象和中毒表现。阿托品化的征象为: 口干、皮肤干燥、潮红、瞳孔扩大、肺部罗音消失,以及心跳加快等;其中毒症状可有躁动、高热、幻觉、多语、抽搐及意识障碍,甚至呼吸抑制。用药前后观察瞳孔变化,测量心率、脉搏、呼吸、血压,并注意神志、皮肤和呼吸道症状。若已达阿托品化或出现中毒症状应及时报告医师,酌情减量或停止用药。常用的胆碱酯酶复能剂有: 氯磷定、解磷定、双复磷等。氯磷定生效快,副作用少,可供肌内或静脉注射,故常首选。解磷定不易溶解,须加温助溶。使用胆碱酯酶复能剂时,应注意配伍禁忌,防止剂量过大或注射总量过多而导致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及肌肉兴奋性,甚至抑制呼吸。
有机磷在生产或使用过程中发生中毒的病人一般多可治愈,重度中毒者经抢救治疗、护理后多能获救,但有少数病人在恢复期病情有反复,预后较差,护理时须提高警惕。有机磷中毒重在预防,要加强宣传,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检查并监督保管、使用规则及个人防护等制度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