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有机化学之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有机化学之父 有机化学之父德国化学家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1803—1873)。曾当过药剂师的学徒,1922年在埃朗根大学获博士学位。1924年任吉森大学教授,创立了著名的吉森实验室,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系统地进行化学训练的教学实验室。他作过大量有机化合物的准确分析,改进了有机分析的若干方法,定出大批化合物的化学式,发现同分异构现象。他在化学上的重要贡献还有:发现并分析了马尿酸(1829);发现并制得氯仿和氯醛(1831);与维勒共同发现安息香基并提出基团理论(1839)。1840年以后的30年里他转而研究生物化学和农业化学,提出许多观点都是近代农业化学的基础。他又证明了糖类可转化为脂肪,还提出发酵作用的原理。李比希一生共发表化学及其他科学论文318篇,著有《有机化学分析》(1837),《生物化学》(1842),《化学通讯》(1844),《化学研究》(1847)等。由于李比希对有机化学的巨大贡献,因此,他被人们称誉为“有机化学之父”。 ☚ 近代原子论之父 近代结构化学之父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