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有恒产者有恒心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有恒产者有恒心

 孟子曰:“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孟子·滕文公上》三)
 注释
 ①恒产:恒久的产业。②恒心:永久的信念。
 【译文】
 孟子说:“老百姓的生活规律是,有固定的产业、稳定的收入就有坚定的信念、稳定的思想,否则,就不可能有坚定的信念、稳定的思想。”
 感悟
 人权里面最基本的是生存权。古人已朴素地意识到了这一点。

有恒产者有恒心

指有固定的产业者才能有长久的思想、行为原则和品德。孟子关于经济生活与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关系的重要命题,也是他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语见《孟子·滕文公上》:“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恒产”即长期占有的私人财产,亦即如土地、宅院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其范围包括农工商等业的财产;“恒心”即思想或行为的原则和品德。孟子把“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作为普通百姓的行为规律,如果使其失掉“恒心”,则会导致“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因此,他主张明智的君主定要为百姓置立一定数量的产业,使他们能做到“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然后再诱导他们从善。如不是这样,百姓们上不足奉仰父母,下不足养活妻子,丰年的生活仍很艰难,凶年则不免一死,又如何顾及礼仪和道德。孟子从同情百姓疾苦和发展小农经济的时代要求出发,把农工商业者拥有一定数量的财产,作为巩固社会秩序和进行道德教化的必要条件,是具有进步性、合理性的思想。孟子同时还认为,“士人”的恒心可不必受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制约而形成,“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同上),则反映出他对“士”阶层特殊性的理解。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3:5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