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月经的调节机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月经的调节机制 月经的调节机制月经周期的调节主要是通过丘脑下部(位于脑底)、脑垂体和卵巢的激素作用,称为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此轴又受大脑皮层的调控(见图6.2-1)。它们之间的调控关系是这样的:丘脑下部产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它促使垂体合成和释放促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素。二者又作用于卵巢。卵巢的功能有二,一是提供成熟的卵子,二是提供维持生殖的内分泌。卵巢中的卵细胞在胎儿时已全部生成,以后不再增添,新生儿出生时可能有10—50万个卵细胞称始基卵泡。这些始基卵泡在妇女一生中,时刻都有成批的生长,但99%以上都在开始发育后不久即萎缩,仅在生育时期内才有400个左右卵泡完全发育成熟,而排出成熟的卵细胞。(400个是以性成熟期约30年,每年有12—13次月经计)。但这些成熟的卵细胞中只有很少几个能受精种植而发育成胎。这是卵巢为了保障传代这一重要任务不懈地反复的进行准备,周期性的接受来自垂体的促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素的刺激,卵泡渐渐成熟,在月经周期的第14天左右,一个卵泡破裂排出一个成熟的卵,这卵子被输卵管伞端拾起来,进入输卵管,原卵泡破裂的部位形成黄体。在卵泡发育成熟的过程中(称卵泡期)卵巢分泌雌激素,作用于子宫内膜使内膜增生,称增生期内膜。卵排出后,形成的黄体分泌大量孕激素及少量雌激素(称黄体期),使子宫内膜在增生的基础上进一步肥厚,出现分泌活动,称分泌期,如同土地变得充分肥沃,为了受精卵的植入做好准备。如卵子未受精,黄体萎缩,卵巢产生的激素骤然下降,子宫内膜失去了内分泌的支持,内膜脱落出血、形成月经。那么,这种调节系统为何能周而复始的自行运转呢? 这是由于卵巢系统的反馈调节作用。因卵巢既是下级,受上级(下丘脑及垂体)控制,又是一个监督部门,可以反过来调控上级。当卵巢分泌的雌孕激素增加到一定浓度时,它又反馈的抑制下丘脑及垂体,故促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素分泌减少,黄体萎缩,子宫内膜失去支持、萎缩、月经来潮。这时雌孕激素水平很低,故对下丘脑的抑制解除,于是下丘脑又开始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新的一个周期开始。随着内分泌激素的周期性变化,每月月经来潮是显而易见的,其实女性生殖器的其他部位也同样有周期性改变。如子宫颈的内膜腺细胞的分泌,受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影响,也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月经刚过,体内雌激素水平低,宫颈粘液分泌量少,随着雌激素的增高,粘液分泌量增加,且稀薄而透明,状似蛋清,在排卵期达高峰,且可拉成细丝至10厘米以上而不断,将粘液放玻片上,干燥后可出现羊齿植物叶状结晶,雌激素在近月经期水平甚低,粘液分泌量减少,也不出现结晶。输卵管及阴道细胞也有周期性改变。此外,基础体温(是机体处于基本运动情况下,也就是早上刚醒来尚未起床的体温),也随着月经周期出现周期性变化。排卵后,黄体形成,产生孕酮,有致热作用,使体温上升0.3℃—0.5℃,故排卵期后基础体温升高,至月经前12天体温又下降。呈双相曲线,称双相型。 图6.2-1 丘脑下部-脑垂体-卵巢轴之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 ☚ 月经的临床表现 6.3 正常妊娠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