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yuè qiú地球的卫星。通称月亮。1610年利玛窦《乾坤体义》卷下:“日球大于地球,地球大于月球。”1833年爱汉者等编纂《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道光癸巳年八月《论日食》:“地之身与月之身并为圆而只其向日之半为光,那不向日之半为黑,所以图上地球与三月球,乃画一半白一半黑。”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天體部 > 月亮 > 月亮 > 月球 月球 yuèqiú 即月亮。《文明小史》第五十九回:“試問月球在天,是動的呢,是不動的呢?月球繞地,是人人曉得了。” 月球地球的天然卫星。与地球的平均距离3.84×105 km,相当于地球赤道周长的10倍。赤道半径1738 km(约为地球的3/11),总质量7.35×1025g(地球的1/81),平均密度3.34 g/cm3。体积为地球体积的1/49。质量为地球的1/81.3。重力加速度1.62m/s2,为地球的1/6。自转周期与绕地球转动周期都为27.3d,总以固定的一面朝向地球。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由朔望月(平均为29.53059d)、恒星月(27.32166d)、交点月(27.21222d)、近点月(27.55455d)、分点月(27.32158d)等5种来反映。赤道面与轨道面交角6.68°。月球上基本无大气,赤道正午温度达127℃,而夜间最低温度达-183℃。月球核心处的温度为1000℃。满月的平均亮度,为-12.7等,照在地球上的照度,相当于100W的电灯照耀下21m处的照度。1959年10月,苏联科学家拍摄到月球背面照片。1969年,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 月球 月球yueqiu是地球的天然卫星,也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颗天然卫星。月球直径3476公里,约是地球直径的0.27倍;月地平均距离为384401公里,约是地球直径的30倍; 月球质量约是地球质量的0.0123倍,相当地球密度的0.60倍,月球表面重力仅为地球表面重力的1/6。月球的运动既有自转,又有绕地月系的公共质心运转 (或近似地说月球绕地球公转),还同地球一道作围绕太阳的公转运动。其独特之处在于,月球的自转周期恰好与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相同,因而,月球总是一面朝向地球。其公转一周的时间相对于恒星为27日7时43分11秒(恒星月)。由于月球赤道面和公转轨道面有6°41′ 的角度,以及公转椭圆轨道运动速度不均等原因,使地面的观测者可以看到月面边沿有前后左右上下的摆动,因此看到多于一半的月面,这种摆动称作月球天平动。月球绕地球旋转,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在地球上,人们会看到月亮被太阳照亮部分的形状周期性变化,这就是月相变化,照亮的部分是由于月球反射太阳光而产生。月球表面布满大大小小的环形山,并分布有高地和山脉以及较低洼的平原,常被称为“海”和 “洋”。月球上没有水和大气,昼夜温差可达-183℃~127℃之大。1959年9月,苏联发射卫星“月球”2号击中月球,1967年7月,美国宇航员乘“阿波罗”11号首次登上月球,前后共12名宇航员到过月球,完成人类对月球的探测。 ☚ 地磁场 日食 ☛ 月球 月球Yueqiu地球的天然卫星。是人类用肉眼直接看到的唯一卫星。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是384 401公里,约为地球直径的30倍。月球直径3 476公里,是地球直径的0.27倍。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0.0123倍,平均密度3.34克/厘米3,相当于地球密度的0. 60倍,月球表面重力仅为地球表面重力的六分之一。月球本身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月球上没有水,没有空气,昼夜温差达-183℃-127℃之间。月球本身有自转运动,又绕地球公转,还随地球一起绕太阳作公转运动。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它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相等,时间是27日7时43分11秒,月球总是一面朝向地球,另一面背离地球。由于月球赤道面和公转轨道面有6°41′交角等原因,地球上能看到多一半月面。月球、地球、太阳三球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人们看到月相有周期性变化特性,这就是月相变化。月球表面布满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据估计直径1—1 000公里以上的环形山多达3万个,最大的环形山直径达235公里,和我国海南岛的大小差不多。月面上较亮的部分是高地和山脉,最长的亚平宁山脉长达6 400公里,最高的山约6 000米高。月面上较暗的区域被称为‘海’、‘洋’,是较低洼的平原,月面上总计22个海,大部分在月正面,只有3个在月背。最大的平原面积达500万平方公里。差不多是地中海的2倍。月面表层粗糙,破碎是暴在外面的月壳,月面上还覆盖有厚薄不一的尘土称月尘。有些地区有质量稠密的物质称月质瘤。月球与人类的关系极密切,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了月球进行探测。 ☚ 卫星 彗星 ☛ 月球俗称“月亮”,旧称“太阴”。地球的天然卫星。月地平均距离为384401(±1)公里;月球平均半径约1738公里;质量为7.35×1025克;平均密度为3.34克/厘米3;表面重力加速度为地表的1/6。内部分核、幔、壳三部分;月面有环形山、山系、海、辐射纹和月谷等结构;无大气和水,昼夜温差达310℃。磁场强度不超过地磁场的千分之一。自转和公转的周期相等(27.3天),方向相同,使月球几乎总以一面面对地球。
月球见“天文”中的“月球”。 月球地球的天然卫星。以1.02千米/秒的速度在稍扁的轨道上绕地球公转,近地点约356400千米,远地点约406700千米。月球是一个没有空气、没有水、没有风云变幻和生命的寂静的荒凉世界。温度变化剧烈,白天温度达127℃,黎明前下降到-183℃。月球上明亮的部分是高原、山脉。最高的山峰达9000米。黑暗的部分是广阔的平原和洼地,过去误认为是海洋,故取名“静海”、 “澄海”、 “风暴洋”等等。月面最显著的特征是坑穴星罗棋布,直径大于1千米的环形山,仅月球正面就有33000个。这些环形山大体上都是宇宙物体冲击月面和火山活动的产物。通过对月岩和月尘中放射性元素及其衰变物含量的测定, 已知月球的年龄同地球一样,也是46亿年。 月球moon 月球the moon ~探测器进入轨道。The lunar probe has reached the orbit./~探测工程lunar exploration program/中国~探测工程Chinese Lunar Exploration Program (CLEP)/~轨道(探测)卫星lunar orbiter(probe)/~探测器lunar probe;lunar orbiter(后者指轨道器,范围更大) 相关词汇 嫦娥一号卫星Chang’e I Lunar Satellite 中国国家航天局China National Space Administration (CNSA)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国防科工委) Commission of Science,Technology and Industry for National Defense (COSTIND)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China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rporation (CASC)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Beijing Aerospace Control Center (BACC)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China Academy of Space Technology (CAS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 (CALT)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Long March (LM)3A launch vehicle(carrier rocket) 卫星进入周期为12小时、近月点210千米、远月点8600千米的月球椭圆轨道。The orbiter traveled along a 12-hour elliptical moon orbit,with a perilune—the point in a lunar orbit that is nearest to the moon—of about 210 km and an apolune—the point in a lunar orbit that is farthest from the moon—of about 8600 km. 探测器进入月球轨道后,必须作几次制动,才能成功被月球引力所捕获,成为绕月卫星。制动过早,卫星会飞离月球,制动过晚,就会与月球相撞。After the probe enters the moon’s orbit,it will brake several times so that it will be captured by lunar gravity and become a real circumlunar satellite. It would fly away from the moon if the braking is too early,or crash into the moon if the braking is too late. 第三次近月制动将卫星的速度减至每分钟1.59千米、轨道调整为周期127分钟的极月圆轨道。The third braking further slowed the probe’s speed to 1.59 km.per second to enter a 127-minute round polar circular orbit. 经过326个小时、总距离约180万千米的长途飞行和四次变轨、一次轨道调整和三次制动后,卫星成功进入月球的“工作轨道”。After completing a 326-hour long journey of some 1.80 million kilometers,four orbital transfers,one orbital correction and three brakings,the satellite successfully entered the moon’s “working orbit”. 科学目标: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及物质类型的含量和分布,探测月球风化层特性,探测40万千米间的地月空间环境。The scientific objectives include:to acquire 3-D images of lunar surface;to analyze abundance and distribution of elements on lunar surface; to investigate characteristics of lunar regolith; and to explore space environment between the Earth and the Moon. 卫星的绕、落、回lunar orbiting,lunar landing and sample return 有效载荷payloads 观察装置observation instruments 光学成像探测系统optical imaging system CCD相机CCD stereo camera 干涉成像光谱仪interferometer spectrometer image 激光高度计laser altimeter γ射线谱仪gamma-ray spectrometer 微波辐射仪microwave sounder 空间环境探测仪space environment detector 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high-energy solar particle detector 低能离子探测器low-energy ion detector 发射区launch site 发射台launch pad 发射窗口launch window 发射前的最后测试pre-launch tests 发射升空take-off;lift-off;blast-off 点火ignition 测控telemetry,tracking and command(TT&C) 星箭分离separation of the satellite from the launch vehicle 近地点perigee 远地点apogee 近月点perilune 远月点apolune 变轨orbital transfer;maneuver 偏离轨道deviate from the orbit;veer off cource 地月转移轨道Earth-Moon transfer orbit 极轨道polar orbit 收集月球表面数据collect lunar surface data 拍摄和传送地球照片capture and relay pictures of Earth 地形和地表结构topographical and surface structures 磁尾magnetotail 甚长底线干涉量度法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 下引线数据接收downlink data recep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