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石部 > 藥石 > 曾青 曾青 céngqīng 石名。色青。可供圖繪、冶煉,亦入藥。道家用以煉丹。其青層層而生,故稱。或說,其生從實至空,從空至層,故稱。或說,其形纍纍如連珠,層層相綴,故稱。《荀子·王制》:“南海有羽翮、齒革、曾青、丹干焉。”楊倞注:“曾青,銅之精,可繢畫及化黄金者,出蜀山越嶲。”明·劉基《寒夜曲》:“十二樓開春醉醒,千年斷石生曾青。”參閱《神農本草經》卷一、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金石四·曾青》。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金石部 > 石 > 曾青 曾青 céngqīng 碳酸鹽類礦物藍銅礦之礦石。以其色青,層層而生,故名。具玻璃樣光澤,質脆。主治風熱目赤,疼痛澀癢,眵多赤爛,風痹,頭風。產於銅礦氧化帶中。始載於秦漢典籍。《神農本草經·上經·曾青》:“味酸,小寒,主目痛止淚……生山谷。”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金石四·曾青》:“〔釋名〕時珍曰……或云其生從實至空,從空至層,故曰曾青也。” 曾青药名。 ❶炼丹药物,即硫酸铜(CuSO4)。为八石之一。《抱朴子内篇·金丹》:“又乐子长法,以曾青、铅丹、合汞及丹砂,箸铜桶中,干瓦白滑石封之,于白砂中蒸之,八十日,服如小豆,三年仙矣。” ❷出《神农本草经》。又名朴青、层青。为碳酸盐类矿物蓝铜矿的矿石成层状者。酸,寒。入肝经。清热明目,平肝祛风。 ❶治风热目赤疼痛、涩痒,羞明多泪,睑缘赤烂。研末点眼或调敷。 ❷治头风,惊癎,风痹。入丸、散服。含碳酸铜合氢氧化铜,分子式为:2CuCO3、Cu(OH2)。 曾青《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太平御览·药部》: “《本草经》曰:‘曾青生蜀郡名山,其山有铜者,曾青出其阳。青者,铜之精,能化金铜。’ 又《本草纲目》称 ‘曾青形如黄连相缀,又如蚯蚓屎,方棱,色青如波斯青黛,层层而生……。’ ” 今不知为何物。 曾青cēng qīng《本草纲目》石部第10卷曾青(41)。药名。 【基原】为碳酸盐类矿物蓝铜矿Azurite的矿石成层状者。 【别名】朴青(《石药尔雅》),层青(《造化指南》)。 【性味】 ❶《本经》:“味酸,小寒。” ❷《别录》:“无毒。” 【功用主治】明目,镇惊,杀虫。治风热目赤,疼痛,涩痒,眵多赤烂 ,头风,惊痫,风痹。 ❶《本经》:“主目痛,止泪出,风痹。利关节,通九窍,破癥坚积聚。” ❷《别录》:“养肝胆,除寒热,杀白虫,疗头风,脑中寒,止烦渴,补不足,盛阴气。” ❸《玉楸药解》:“明目去翳。” 【用法用量】外用:为末点眼或调敷。内服:入丸、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