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曾侯乙尊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曾侯乙尊盘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件。尊体由陶范(陶型)浑铸而成,尊颈为熔模铸件。盘的铸造方法与铜尊相同。这两件实物于1978年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可知公元前5世纪,中国已有熔模铸造法,而且技艺水平很高。 曾侯乙尊盘 010 曾侯乙尊盘战国早期的青铜器精品。尊高33.1cm,口径26cm,重8kg,盘高24cm,口径47.3cm,重19.2kg。尊体浑铸,整个尊由分别铸造的34个部件铸焊而成,尊腹和圈足各附有四条双龙,尊颈附有四条镂孔豹,尊颈附饰是透明纹样构成的整体花环。盘的制作与尊近似。盘口沿的镂空件分8段铸造后接成,盘腹有四条龙形附饰,龙身、龙体、龙尾蜿蜒曲折、栩栩如生。曾侯乙尊盘1978年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是中国青铜器时代铸造技术的代表作,也是世界青铜文化中屈指可数的珍品。 ☚ 曾侯乙甬钟 古代铸铁技术 ☛ 曾侯乙尊盘战国早期曾国铜器。1978年湖北省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由尊、盘两件器物组成,尊置盘中。尊体喇叭口,唇沿外折,下垂,长颈,圆鼓腹,高圈足。口沿附加精细繁缛的透空附饰,颈、腹和圈足各附四条形态不同的龙形装饰。口沿分为两层,错落相间,每圈有16个花纹单位,每个单位由形态不一的四对变形虺组成。颈饰蕉叶纹和浅浮雕的变体蟠螭纹,圈足饰蟠螭纹。盘直口,方唇,短颈,浅腹,平底,四兽形足,口沿上有4个对称的长方形透空附饰,高出口沿。其间盘腹装饰4条圆雕双身龙。口唇为镂空的变形蟠虺纹,腹为浅浮雕的简化蟠螭纹。尊、盘的透空附饰花纹均采用失蜡法铸造而成。尊通高30.1厘米,口径25厘米(以透空附饰的边缘计),底径14.2厘米;盘通高23.5厘米,口径58厘米,尊重9公斤,盘重19.2公斤。尊颈和盘内底均刻有7字铭文,记曾侯乙作器。有人认为这种成组合的尊盘可能是裸器,在祭祀、宾礼等仪式中使用,通常是彝、舟、瓒(即尊、盘、勺)配套成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