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曹丕伐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曹丕伐吴 曹丕伐吴曹丕称帝以后,为完成曹操统一全国的遗愿,问计于谋臣贾诩,贾诩回答说: “吴、蜀虽蕞尔小国,依山阻水。刘备雄才,诸葛亮善治国; 孙权识虚实……皆难卒谋也。用兵之道,先胜后战,量敌论将,故举无遗策。……臣以为当今宜先文后武” ( 《三国志·魏志·贾诩传》)。言辞当中并不主张立即进攻吴、蜀。曹丕没有采纳这种意见,黄初五年 (224) 亲率大军伐吴,到达广陵 (今江苏扬州市),“时江水盛长,帝临望,叹曰: ‘彼有人焉,未可图也’” ( 《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只得退兵。黄初六年 (225),曹丕再次临江观兵,时魏“兵有十万余,旌旗弥数百里……帝见波涛汹涌,叹曰: ‘嗟乎,固天之所以隔南北也’” ( 《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又一次退兵北撤。两次伐吴,曹丕耀兵江上,却都没有打胜仗,对东吴只起到了一种威慑的作用。 ☚ 彝陵之战 六出祁山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