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阳北岳庙
北岳庙是封建帝王祭祀北岳恒山的场所,故名。北岳庙坐落在曲阳县城内西厢。庙内碑碣林立,翠柏参天,古建成群。主体建筑“德宁之殿”,是中国目前尚存的元代最大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其建筑精巧,气势雄伟,并建有碑廊、古代雕刻馆、博物馆等,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岳庙始建于500-512年(北魏宣武帝景明、正始年间),后毁于战乱,历代屡加修葺。北岳庙南北长542米,东西宽321米,占地总面积173982平方米。其建筑格局采用的是以中轴线为主,两厢对称的古典建筑形式。“德宁之殿”在中轴线北端,往南依次建有飞石殿、三山门、凌霄门、御香亭、朝岳门、午门等。正殿两侧建有东、西昭福门,还有碑楼等建筑8座,散建在中轴线两厢。
德宁之殿是庙内主体建筑,通高25.6米,占地面积209.8平方米,为宫殿式建筑,双檐高琢,以青瓦铺顶、黄色琉璃瓦为殿脊。整个大殿建在石砌的台基之上。殿内柱子的配列采用减柱法,梁架为中柱式;殿檐斗拱为一朵、二朵式。全殿面宽9间、进深6间,下层四周为走廊,地面均以方砖、条砖墁地,殿前有月台,四周有石栏板望柱,柱头饰有石雕狮象,殿四角有螭头。
“德宁之殿”内,东西两壁有唐代画圣吴道子所画的“天宫图”,北山墙绘有巨幅壁画“北岳恒山神出巡图”。东西两侧壁画分别高8米、宽18米,北墙壁画高8米、宽27米,壁画总面积为504平方米。壁画的内容:东壁为“云行雨施”,西壁为“万国咸宁”。两壁画像,千姿百态,造型优美,线条流畅,栩栩如生。“飞天神”为全幅壁画之精华。它相貌狰狞,肌肉粗健,横枪倒戈,腾空飞奔,气势逼人。这就是神话传说中的“曲阳鬼”。千百年来,曲阳民间就流传着“曲阳鬼”、“赵州水”之说。
北岳庙内存有碑、碣等,并建有碑楼、碑廊。自南北朝北魏、北齐、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和民国各代碑刻俱全,跨越时间1500多年,金、草、隶、篆和行书等字体均有,碑刻内容多为历代重修北岳庙的祭文和祭祀北岳的祭文,也有以诗词歌赋记述的读后感。碑刻中,最早的是462年(北魏和平三年)刻制,是全国现存碑刻中极为宝贵的稀世珍品。
北岳庙内建有古代雕刻馆,保存古代雕刻100多件,其作品有人物、动物、佛像、经幢等,尤以“西汉石虎”、“北魏石狮”、“北魏背光千佛像”、“唐代石灯”、“唐代大佛”为最佳。
北岳庙内新建一古典四合院式博物馆,共设置青铜器、陶器、定窑瓷器、石刻造像等三个展室,展出文物精品200多件,馆内柱上均刻有书法名人题写的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