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曲艺理论研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曲艺理论研究

曲艺理论研究

我国古代关于说唱方面的理论著作很少,但见诸书中的有关理论研究文章,对日后曲艺艺术的发展和今天的曲艺理论研究,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和参考价值。《东京梦华录》、《梦粱录》等书中,曾记载了许多宋代的说唱艺术形式;《醉翁谈录》(宋人罗烨作)甲集卷一“小说 引子”和“小说开辟”,对宋代“说话四家”之一的“小说”一家的说书艺术有充分的论述;元代胡祗的《紫山大全集》卷八有《黄氏诗卷序》一篇,提出演员的九美标准;在吴伟业和周容的两篇《柳敬亭传》中分别记载了明末莫后光的说书理论乾隆时弹词家王周士曾作《书品》、《书忌》各14条,虽然只是艺谚性质,并有为凑句而不够准确之处,但其中部分理论成分,一直为评弹艺人所遵循;成书于嘉庆二年的《书词绪论》(顾琳作)是专门对子弟书的理论探索。另外,由于我国曲艺的形成早于戏曲,所以在许多戏曲理论著作中也经常涉及到曲艺,有些是属于戏曲和曲艺相通的理论,如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明代朱权的《太和正音谱》及清代李渔的《闲情偶寄》等书中的一些论述。
近现代曲种多形成于清代,有些文人的著作中都对当地流行的曲种有所记述如: 《天咫偶闻》、《都门汇纂》及各种地方志等。辛亥革命后,特别是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有些知识分子开始注意到民间流行的曲艺。鲁迅于1924年首先出版《中国小说史略》,论述了古代话本至小说的演变。郑振铎于1932年完成《中国文学史》、1938年出版了《中国俗文学史》,前者对古代说唱艺术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做了详尽的论述,后者则是带有开创性的专著。刘复也从1917年开始搜集俗曲,1932年李家瑞等编成 《中国俗曲总目稿》; 转年,李家瑞又在此基础上写出《北平俗曲略》。陈汝衡的 《说书小史》初版于1936年,1949年以后又充实内容出版了 《说书史话》。赵景琛自1936年相继发表了 《大鼓研究》和 《弹词考证》等论文这些研究多是对曲艺史、曲种史的索源。当时还有些文人从民俗或戏曲的角度对曲艺有所论述,如齐如山于30年代在 《实报半月刊》连续发表多篇曲种介绍,并有较长篇幅的《大鼓书之源流》; 金受申于40年代在《147画报》连载的 《北平的俗曲》等,都对曲坛流行的曲种进行过专门的研究。曲艺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有了新的突破,直到近年达到一定的规模和理论水平。

☚ 曲艺伴奏   二、曲艺史 ☛
0000148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3: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