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曲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曲牌 曲牌俗称“牌子”。泛指填词制谱用的曲调调名。各有专名,如《梁州序》、《东瓯令》、《醉翁子》等。《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汇集南北曲曲牌二千零九十四种(同名异体共达四千四百六十六支)。每一曲牌都有一定的曲式、调式和调性以及本曲的情趣,其文字部分的句数、用韵以及字数、句法和四声平仄等也有规定格式。另有专供演奏的曲牌,一般只有曲调而无曲词。 ☚ 曲谱 曲韵 ☛ 曲牌 曲牌说明 ❶《曲牌》类包括北曲曲牌、南曲曲牌及小曲曲调三部分。总收牌调名三百八十二条,其中北曲曲牌一百七十八条,南曲曲牌一百五十六条,小曲曲调48条。大体上已包罗常见常用的南北曲曲牌及小曲曲调。 ❷南北曲曲牌在标明句格字格时,均选一首较典型的曲词为例,在字下注出声韵要求,衬字不注。其中×号表示“可平可仄”,△号表示用韵,▲号表示可韵可不韵,∧号表示句中暗韵。 ❸南北曲谱主要参考吴梅《南北词简谱》、郑骞《北曲新谱》、王守泰《昆曲曲牌及套数范例集》。 ❹释文中,《南九宫十三调曲谱》简作《南曲谱》,《广辑词隐先生增定南九宫词谱》简作《南词新谱》、《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简作《九宫大成谱》。 ☚ 振飞曲谱 北曲曲牌 ☛ 曲牌qǔpái元明以来各种曲子的曲调名称。如《山坡羊》《点绛唇》等。现代戏曲、曲艺中的某些剧种、曲种也有曲牌。 曲牌qǔ pái曲调的名称:酒面要一句古文,一句旧诗,一句骨牌名,一句~名,还要一句时宪书上的话,共总凑成一句话。(六二·1462) 曲牌 曲牌传统填词制谱用的曲调调名的统称。古时将曲调音节皆书于牌上,故称“曲牌”。俗称“牌子”。明·王骥德《曲律》:“曲之调名,今俗曰‘牌名’。”曲牌大都来自民间,一部分由词发展而来,故曲牌名也有与词牌名相同的,如 〔声声慢〕、〔满江红〕、〔浪淘沙〕 等。此外,曲牌有以地名命名者,如〔梁州序〕、〔伊州衮〕、〔福州歌〕、〔东瓯令〕等; 有以曲牌节拍或节奏特点命名者,如 〔长拍〕、〔短拍〕、〔急板令〕、〔节节高〕等; 有以乐曲曲式结构命名者,如〔三段子〕、〔四换头〕、〔三叠拍歌〕、〔三部乐〕 等; 有以来源命名者,如 〔文序子〕、〔大迓鼓〕、〔卖花声〕 等; 有因字面错讹、转义为名者,如 〔朝天子〕原是名种牡丹 〔朝天紫〕; 〔醉翁子〕 原是唐人讽咏醉公子的篇名。此外尚有其他民族语言音译者,如 〔者刺古〕、〔魔合罗〕、〔拙鲁速〕 等,以及歌者创制之牌名。从汉魏乐府、唐宋词调以至元代剧曲散曲、明清歌谣俚曲,曲调屡有增减。明·沈璟《九宫词谱》共列曲牌685种; 周祥钰、邹金生等于清乾隆十一年 (1746) 编成的《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汇集南北曲曲牌2094种 (同名异体共达4466支)。 ☚ 曲调 牌子 ☛ 曲牌 曲牌曲调的名称。曲牌有的与词牌相同(包括字数、句数、平仄),如“秦楼月”“忆王孙”“念奴娇”等;有的则是同名异实,如“捣练子”“卖花声”“满庭芳”等;也有不少是新创的。这些曲调,有的小令、套数都用,有的只用于套数,有的只用于小令。还有同一曲牌而所属宫调不同的。如正宫有“端正好”,仙吕宫也有“端正好”,实际上是两个曲调。 ☚ 曲调 曲谱 ☛ 各种文体 各种文体记叙文:记(记录;~要;游记;杂~;笔记;记载文) 传(传记;传略;记传) 谱(年~;家~) 纪(纪行;本~) 志(~书;方~;墓~) 另见:文采 文风 ☚ 文体 体裁 ☛ 曲牌 曲牌欲称“牌子”。元明以来南北曲、小曲、时调等各种曲调名的泛称。各有专名,如 [点绛唇]、[山坡羊]、[掛枝儿]、[转调货郎儿]、[叠落金钱]、[银纽丝]等。总数多至数千个。每一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字数、句法、平仄等也都有基本定式。可据以填写新曲词。曲牌大都来自民间,一部分由词发展而来,故曲牌名也有与词牌名相同的。此外,亦有专供演奏的曲牌,大多只有曲调而无曲词。 ☚ 曲谱 唱本 ☛ 曲牌qu pai【戏剧】the names of the tunes to which qu are composed 曲牌qu paithe names of the tunes to which qu are composed 曲牌tune;names of tunes of qu poetry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