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暴风客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暴风客热

病名。见《银海精微》。俗称伤寒眼。因风热之邪突然外袭所致。眼部暴发赤热肿痛,沙涩羞明,热泪如汤,甚至胞肿难开,白睛浮肿高于黑睛,并可兼有头痛、鼻塞、恶寒、发热等。治宜疏风清热,泻火解毒。可选服羌活胜风汤或泻肺饮加减,外用蒲公英煎水熏洗,滴10%千里光眼液。

暴风客热

病证名。出自《世医得效方》。指急性结合膜炎症状重,来势凶猛者。表现为外感风热,眼部突然红肿涩痛,羞明流泪,并伴头痛、鼻塞、恶寒发热等症。

暴风客热bàofēnɡkèrè

病症名。出《秘传眼科龙木论》。因外感风热, 眼部暴发赤热肿痛, 沙涩羞明, 热泪如汤, 甚至胞肿难开, 白睛浮肿, 高于黑睛, 并有头痛鼻塞、恶寒发热等。治宜疏风清热, 泻火解毒。可选服羌活胜风汤( 《原机启微》: 白术、枳壳、羌活、川芎、白芷、独活、防风、前胡、桔梗、薄荷、荆芥、甘草、柴胡、黄芩)。外用蒲公英, 水煎熏洗; 滴10% 千里光眼液。

暴风客热

暴风客热

客感风热之邪,白睛卒然暴发红赤,胞睑红肿的病症,称为“暴风客热”。好发于春秋两季,相互传染者少,故不造成流行,视力多无损害,偶有变证,可致黑睛生翳,甚至溃陷。本病名见于《秘传眼科龙木论》,又称“伤寒眼”(《银海精微》),”暴疾风热外障”(《眼科纂要》)。为风热毒邪,侵袭于目,风热相搏,致目暴发赤肿。《证治准绳·七窍门》谓:“乃素养不清,躁急劳苦,客感风热,卒然而发也。”
症见卒然发病,眼刺痒交作,焮灼疼痛,怕热羞明,泪热如汤,甚为血泪,眵多如脓,粘稠硬结,晨起睑间为脓眵胶封,眊矂视矇。胞睑红肿,白睛暴赤,肿胀高起,壅绕黑睛,或见白睛溢血,似点似斑,色若涂硃。病后三、四日,症势猖极,历经一、二周,红肿消退而愈,视力如常,若有变证,白睛混赤,黑睛起翳,可致溃陷。
本病应与天行赤眼,绿风内障,瞳神紧小鉴别。其中天行赤眼,证势虽急,但较和缓,尔我相染,广泛流行,多眵胶粘,常致黑睛生星翳。其他鉴别,参见“天行赤眼”。
证属风热所致者,可见眼刺涩痒痛,灼热羞明,眵稠泪热,胞睑红肿,白睛红赤,头痛鼻塞,恶寒发热,苔薄脉浮。治宜疏解风邪,清泻肺热。方用泻肺饮(《眼科纂要》),或清凉饮(《眼科秘传》),加银花。
证属毒热所致者,可见眼焮痛难睁,怕热羞明,泪热如汤,或为血泪,眵多眊臊,粘结上下睑间,胞睑红赤肿胀如桃,白睛赤肿。或见溢血,鼻干面红,烦渴溺赤,舌红苔黄,脉洪有力。治宜泻热解毒。方用黄连解毒汤(《眼科百问》),或清肺饮(《眼科集成》)。
证属余毒未尽,久热伤阴者,可见于病后一、二周,眼干涩不爽,红赤未尽,舌红少津,脉细而数。治宜养阴除热,清解余毒,用滋阴降火汤(《审视瑶函》)。
外用3%千里光眼药水,三黄液或1%黄芩素眼药水,西瓜霜合剂频频点眼,睡前用光明眼膏涂眼,并可用蒲公英、银花、野菊花煎水洗眼,或用洗眼汤(《外台秘要》)煎水熏洗。
本病可在小范围内尔我相染,故仍须严格预防隔离。

☚ 天行赤眼   赤丝虬脉 ☛

暴风客热bào fēng kè rè

pseudomembranous conjunctiviti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6:03:41